当前位置:
首页 
> 县情 > 经济发展

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来源:千阳县政府 发布时间:2021-04-09 09:29 浏览次数: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农村工作会、省市县委全会的总体部署,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社会民生六项重点,加速建设关天生态区、宝鸡后花园、幸福新千阳,确保“十四五”高点起步、良好开局。

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一)围绕农民增收核心,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科学编制“十四五”巩固脱贫成果规划。充分利用扶贫大数据和信息网络,构建返贫风险预测预警机制,提高返贫风险发现能力,切实做到实时监测、即时预警、未贫即防。制定《千阳县防返贫精准帮扶工作方案》,构建脱贫人口分类、分级治理体系,做好返贫风险评估,建立提前介入机制,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及时对可能返贫群体开展精准再帮扶。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依托刺绣文化产业园,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全链条推进,促进刺绣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不断提升刺绣产品附加值,力争全县刺绣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人均年增收2万元。围绕“千阳苹果师傅”“千阳绣娘”“千阳保姆”“千阳技工”四大劳务品牌,加强技术培训,精准对接市场,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认真研究千阳饮食文化,顺应现代人饮食习惯和消费特点,推出两到三个具有千阳特色的饮食品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饮食文化推广作为农民增收的又一主战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赶上全市平均水平。

多路径壮大村集体经济。立足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经营性资产,充分发挥绿丰果业和莎能奶山羊两个国有控股公司作用,促进保值增值。加快培育村集体参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启动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突破年”行动,强化星级管理,促进全面发展。建立经济发达村与薄弱村共建互助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力争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2个。

健全农村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千阳苹果师傅”人才培养模式,更大范围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名。加大乡土人才培育,发挥乡贤能人示范带头作用,年培育土专家50名。总结推广“千湖林海”人才回乡模式,着力培养一批长期扎根农村,深耕“三农”事业的优秀人才。探索建立“农民夜校”,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二)坚持项目引领,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促进投资持续增长。全力抓好108个总投资101亿元的重点项目。突出项目清单化管理,强化要素保障部门主动服务、协调联动,健全领导包抓、三色预警、督导调度、考核奖惩机制,促进项目建设实现良性循环,确保3月底前60%以上项目开复工、5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严格执行《陕西省政府投资管理办法》,规范项目资金管理,提升项目投资效益,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落实质量安全责任终身制,着力打造放心工程、精品工程。

积极争项目争资金。坚持以提升项目履约率和落地率为关键,聚焦主导产业,瞄准行业龙头,开展精准招商,年内签约落地亿元以上项目8个、5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大项目2个,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1.3亿元。加大总部企业招引力度,全年落户总部企业30户以上。抢抓政策机遇,突出立项、土地、规划等重点环节,提高项目成熟度,力争全年争取各类资金14亿元以上。健全县级重点项目库接续机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力争储备项目转化率达到50%。

优化投资发展环境。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一扇门、一张网、一次办”“最多跑一次”等改革举措。切实规范市场秩序,健全审管分离、审管联动机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营造更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落实好减税降费等各项纾困惠企政策,巩固亲清政商关系,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市场主体持续增多、民间投资持续上升、企业成本持续下降。全年新增非公企业60户,非公经济产值突破40亿元。

(三)聚焦品牌建设,做优做强主导产业

发展高端现代果业。扎实推进苹果产业标准化建设,年繁育优质苗木4000万株以上。依托绿丰果业公司,改造升级中低产果园1500亩。优化品种布局,引进苹果新品种3个。加快建设果业综合服务中心,着力打造西北地区苹果产业集散地。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完成“千阳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注册,做好“千阳红苹果•中国好品果”品牌建设规划,年培育“千阳苹果师傅”100名,开展有机苹果认证5000亩,高水平办好第四届“中国好苹果大赛”,持续扩大千阳苹果品牌影响力。

做优莎能奶山羊产业。推进关中奶山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成投用省种公羊站及奶山羊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改扩建羊场5个,奶山羊存栏突破20万只,良种供应能力达到每年6万只,羊奶产量达到5万吨以上。加快建设正大千阳奶山羊全产业链示范项目,建成隔离羊舍、挤奶大厅及生产生活附属设施,引进种羊2500只,启动乳品加工厂建设,形成种植、育种、养殖、加工一体化绿色循环发展的全产业链。精心筹备全国奶山羊产业发展大会,全方位推介千阳莎能奶山羊良种优势。

壮大中蜂产业。围绕打造宝鸡“中国•蜜都”蜜源地,加大中蜂产业扶持力度,以北部山区为重点,不断扩大中蜂养殖规模,推动全县形成高崖蜜蜂小镇、3个蜂产业带和5个中蜂养殖基地的“135”中蜂产业发展格局。年内新增中蜂2万箱,蜂群规模达到5万箱以上,蜂蜜产量达到1000吨。

筑牢农业生产基础。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严防耕地“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1.3万亩。扎实做好冯坊河水库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启动建设。加快推进提水上塬项目,有效解决水沟二塬和罗家塬生产用水问题。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铺设田间灌溉管道、渠道80公里,新增、改善有效灌溉面积4万亩,新修生产道路19公里。落实农机具补贴1600万元,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

(四)围绕扩量增效,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做大做强食品工业。支持飞天乳业实施羊乳液态奶技改项目,年内改造升级智能化生产线5条,全面提升羊奶品质,抢占全省羊乳制品市场。鼓励引导清谷田园、森宝蜂业、飞天乳业等食品企业引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进产品研发,打造拳头产品。指导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创新经营机制,强化标准化生产,争创省市级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食品工业集群发展,力争年内实现产值2亿元,全力打造全市食品工业新高地。

加快新型工业发展。投资1600万元启动建设创新四路,完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持续推进传统建材产业转型升级,投资14亿元建成现代果业农机装备及果园配套设施生产线、高强度水泥特种杆、ECP板材、新型环保水泥制品、彩钢复合板等项目,确保年内投产达效,释放新的产能。加快实施总投资2.5亿元的海螺水泥、千禾陶瓷等工业技改项目,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年内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激发第三产业活力。推进农旅融合,增加体验元素,丰富活动内容,提升县域乡村旅游景点内涵,吸引更多城里人走进美丽乡村,感受传统文化,寄托乡愁情怀。制定乡村酒店、农家乐评星定级标准和管理规范,打造“丝路驿站”千阳乡村旅游品牌。依托消费扶贫“三专一平台”,加强县域农特产品线上线下推广,力争销售额突破3.5亿元。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地摊经济、微商电商等新兴消费,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挖掘消费潜力,扩大消费规模。

(五)突出扩容提质,推进城乡一体建设

聚力提升城市内涵。积极衔接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后续工作,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全面启动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宝平路、团结路、新建路提升改造,在文化路与人民西路之间新建规划路1条,加快申博陶瓷退城入园,扩展城市发展空间。实施安居改造工程,启动县城东大街片区、南关路片区等12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惠及群众432户。继续推进创雅小区、新城家园、丽景佳苑商住小区项目,改善市民居住条件。高标准推进科技馆、博物馆、城市展览馆和融媒体中心建设,做好县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搬迁,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加快重点镇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特色发展、梯次推进,支持南寨、张家塬、草碧、水沟等镇争创省市级重点镇。投资500万元实施南寨镇街道升级改造项目,进一步提升镇区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建设县城副中心。围绕打造绿色长廊,投资3800万元建成水沟镇千陇南线景观带20公里、苗木培育基地1000亩。协调支持产业基础好、发展后劲足的镇,争取乡村振兴示范镇项目,争创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

加强城市精细管理。推进雪亮工程、数字城管等数据平台互联互通,构建信息共享、运转顺畅、管理高效的智慧城市大数据网络。启动建设城市运动公园,新增绿地7.8万平方米。创新社区治理机制,探索社区议事委员会制度,加强物业规范化管理,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和协商共治。扎实开展省级文明县城常态化管理,不断拓展省级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大力实施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政设施、文明水平“五大整治工程”,实现县城环境规范、整洁、有序,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六)加强生态保护,筑牢绿色发展屏障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启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提升行动,加快实施县城集中供热清洁能源改造、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持续推进陶瓷企业环境问题整治、大气强化监督帮扶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实施城区水生态综合整治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5平方公里,实现水生态良性循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禁养限养区域,保障农业生产和人居安全。

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大力开展国土增绿行动,持续推进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全年完成造林绿化5000亩,植树80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0.2个百分点。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恢复湿地植被300亩,建成水源涵养林100亩,封育还湿60亩,不断增强千河生态景观功能。强化土壤污染管控修复,加快推进8户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生态整治,坚决守护绿水青山。

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健全完善“政府资助、市场运作、专人收集、分类处置”的农村垃圾回购机制,规范运行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探索更多长效管理办法,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着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七)持续改善民生,切实增进人民福祉

强化社会保障。全面落实稳就业政策措施,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200个,转移农村劳动力3.4万人。提标改造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提升儿童关爱服务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继续落实好贫困人口参保资助政策,发挥医疗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建立生活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优化社会福利制度,落实各类社会救助政策,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实施总投资2.5亿元的东城幼儿园、启文小学改扩建、恒大幼儿园二期以及水沟小学教学楼、职业中专实训楼、红山中学艺体综合楼项目,启动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年内完成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建成投用中医医院门诊综合楼和疾控中心综合检验楼,深入推进健康千阳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持续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坚决防止疫情输入扩散。加强县校合作、县企合作,吸纳集聚人才,努力打造总量充足、结构合理、梯次接续的教育、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加快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推动文化惠民活动向纵深开展。

维护社会稳定。扎实开展以《民法典》为重点的“八五”普法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民学法浓厚氛围。依法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依法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登记经营范围,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深化社区警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传销、欺诈骗保、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突出工业企业、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