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45678916/2022-03398 发布机构: 县人社局
发布日期: 2022-05-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千阳县创新举措 打造就业新模式

发布时间: 2022-05-26 14:20:56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县人社局把脱贫劳动力稳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力抓手,积极探索拓展“356”(三级服务平台、五个就业渠道、六大劳务品牌)工作机制,打造稳就业新模式。

一是建立“三级平台”,实现“零散”到“整合”精准监测。县级平台以公共实训基地为核心,开展集“创业孵化、公共实训、电子商务、银企服务、政务审批”建成全县就业资源大数据监测平台五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就业创业服务。镇级平台依托5个标准化镇级创业中心,分区域、网格化对返乡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开展创业孵化指导,带动群众就业。创建8个村级帮扶就业服务公司、65个村就业消费帮扶办公室,全面推行“三色提醒、动态帮扶”工作机制,对脱贫劳动力进行动态监测、精准帮扶、托底安置。

二是畅通“五个渠道”,促进“技工”向“工人”身份转变。聚焦千阳优势产业,拓宽就业渠道。通过环保新材料工业园、海螺水泥等工业企业,促进3500余名传统农民转为产业工人;依托华圣、海升果业等龙头企业和村级集体经济,带动3000余名劳动力就近长期或季节性就业;大力发展刺绣、电商等特色产业,搭载1.3万名劳动力就地稳定就业;培育8个社区工厂、19个就业帮扶基地,开发公益岗位,安置1062名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设立上海、银川等4个劳务站,培育县内人力资源公司15个,组织输出2.5万余名劳动力。

三是培育“六大品牌”,实现“农民”向“市民”华丽转身。依托全省苹果转型升级示范县优势,建成海升苹果、华圣果业、西农实验站3个“田间大学”,通过果园实训,认定“千阳苹果师傅”169名,成为我县现代果业发展和苹果技术输出的中坚力量。大力传承非遗文化,依托“西秦刺绣”产业园,将2200余名留守妇女培育为职业“千阳绣娘”,依托“西秦刺绣”产业园,将1.2万名留守妇女培育为职业“千阳绣娘”;将5100名“千阳保姆”输出到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就业;依托县职业中专实训基地和继红学校社区工厂,以电焊、叉车、数控等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千阳技工”530人,培训后就业率达70%以上;107名“千阳奶山羊专家”“千阳蜂农”举办养殖场、合作社发展产业变身小老板,一大批“人品好、能吃苦、会干活、有爱心”的农民变技工、果农变专家、妇女变绣娘,实现了稳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