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千阳县水沟镇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聚焦夯责任、强堡垒、育头雁、重激励、强保障,扎实推进“党建赋能强村富民”书记项目,走出一条“党建红、产业优、百姓富”的发展路径。
组织深覆盖 挺起产业发展“主心骨”
将“强基固本”深化组织覆盖作为破题的关键一招。水沟镇采取“村+产业”、“村+企业”“村+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建立新型农村党组织,把党组织设置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上,为农村产业发展“强筋壮骨”。充分发挥党建汇聚资源的作用,组建村企“红色联盟”,在全县打造粮食产业“1355”全产业链项目,邀请秦创原“点点帮农”团队,现场调研,实地指导,精准施策,推广农产品“出村进城”新模式。联动22家省市县帮扶单位实施“党建领航助农惠农”行动,根据镇域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开展协同式服务,深挖乡村资源的多元价值和多重功能,发展高效农业、优质种业等多种产业项目,帮助结对村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同时,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难题实施“百万强村行动”,“一村一策”形成增收方案,全力推动共同富裕。
保障再加力 壮大乡村共富“生力军”
农村要发展,带头人是关键。水沟镇统筹做好“头雁”“先锋”“职业农民”三支队伍建设,围绕“五好目标”、按照“村分五类”、实施“五大工程”、推广“五种模式”、强化“五星管理”,将“做强做大集体经济”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年终考核重要指标,稳步实施村干部报酬“提标工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村干部报酬待遇挂钩。一体推进乡村振兴驻村干部评星定级和“红黑榜”制度,30名驻村干部全面覆盖经济薄弱村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推动“第一书记”在建强筑牢基层组织、组织实施产业项目、提升村级治理水平等方面彰显“尖兵”作用。加大在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力度,开展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行动,建立“魅力千阳·情系水沟”微信群,带动8个高质量项目落地,近5000群众从中受益,鼓励党员致富能手结对帮扶,让群众“站在边上看”,转变成“跟着党员干”。
阵地抓提升 搭建富民兴村“连心桥”
紧扣优化服务载体,擦亮“红色地标”。水沟镇以“七彩工程·幸福千阳”党建引领行动为统揽,打造党群连心、助农富民的新阵地。在实现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结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富民增收的功能,邀请相关机构开展技能培训12次,着力提升群众种养管理技术的实用技能;搭建纸坊沟村乡村振兴“直播间”,为“青崖脆”“华裕宝”“燕伋酥梨”等农产品销售打开销路;办好“一约四会”,提问题、表意见、聚共识,共谋乡村振兴“金点子”,党群服务中心日益成为组织党员、凝聚人才、动员群众的“民心阵地”“人气阵地”。高标准完成“四美”红旗村创建,以农村党性教育基地不断释放裕华村示范效应,同步将创建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建成党建工作示范村,切实以高质量党建擦亮乡村振兴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