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索引号: 610300-116103280160109678/2025-00019
发布机构: 千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2025-04-28
名  称: 千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千阳县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有 效 性:有效 文  号: 千政办发〔2025〕12号

千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千阳县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5-04-28 11:30:00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双管”单位:

《千阳县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千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4月28          


千阳县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有效做好全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千阳县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工作要求,结合我地质灾害现状和趋势预测,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现状及2024地质灾害防治概况

(一)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现状

我县地处宝鸡市北部,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千河地堑,构造断裂发育,致使县域地质灾害分布较为广泛,曾多次发生地质灾害主要表现在千河谷地两侧,形成了局部性灾害密集区和条带状灾害密集带20254月9日,全县排查确认的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共18崔家头镇2处、南寨镇1处、城关镇6处、水沟镇5处、草碧镇2处、高崖镇1处张家塬镇1处涉及716村,按灾种分为:滑坡隐患点9处,崩塌隐患点8处,地裂缝1处;按险情等级分为:中型5处,小型13处。隐患点威胁居民3111063人,房屋1747间,潜在威胁财产10352余万元。

截至2025年4月,全县核实风险区共56处(草碧镇5处、南寨镇7处、水沟镇19处、张家塬2处、高崖镇11处、城关镇12处),风险区威胁居民455户848人,房屋2109间,潜在威胁财产9038万元。

(二)2024地质灾害防治概况

2024年,全汛期遭遇了24轮强降雨,尤其是“7月16日”“7月23日”的两轮强降雨给我县部分镇村造成了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复杂严峻。我县严格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抓深抓实抓细发现隐患、监测隐患、发出预警、果断撤离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持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周密安排部署,认真履职担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全年修订完善“一点一预案”18套,共开展隐患排查、督导检查28次,地质灾害演练18场次,参演人员达89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3000余份,发布预警提示信息126次8210条,18处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稳定,未发生一起灾害事故。

2025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综合分析2025年全县地质灾害风险呈现“双峰时段集中、复合诱因叠加”的演变趋势。受汛期降水偏多及秋淋天气提前影响,6-10月为全年风险高发期,其中7月上旬至8月中旬强降雨集中阶段,千河谷地两侧黄土台塬区易发生浅表层滑坡及中小型崩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秋淋持续期,土壤含水量饱和将加剧地裂缝扩展和古滑坡复活,草碧川道、高崖镇山区需重点防范新生灾害发生

全年风险空间分布延续“北高南缓”格局,北部山区及中部黄土台塬过渡带为防控核心区重点防范时段需对18处动态隐患点实施“红”三级管控,同步加强56处风险区巡查频次,构建“雨前排查预警、雨中应急管控、雨后修复治理”的全周期防控机制。

三、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要求和工作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关于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重要论述,立足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根本要求,紧扣国家对“隐患识别、监测预警、综合治理、能力提升”四大工程战略部署,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遵循,以“控风险、强韧性、保底线”为主线,强化“人防+技防+工程防”协同联动,深化“隐患管理向风险管控”转型升级,推动地质灾害防治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和防控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千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二)总体目标

按照“发现隐患、监测风险、发布预警、果断撤离”的地质灾害防治闭环管理模式,全面加强隐患排查,继续完善“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责任体系,全面提升监测预警,推进项目建设,强化风险管控,持续完善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县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主要任务

1.全面加强隐患排查

各镇、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尤其是城镇、公路、铁路、学校、医院、旅游景区和临崖临沟等人口密集区开展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对新发现的疑似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报县自然资局调查认定,对可核销的隐患点做好申报核销工作,确保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更新。在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时各镇、各部门要全力配合,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2.深化“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责任体系

1)完善风险区动态管控机制

县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技术支撑单位,对已划定的56处地质灾害风险区开展稳定性复核,动态更新风险区管控清单和转移避险人员清单,细化预警响应阈值、撤离路线优化、避险场所扩容等管控要求。各镇依据风险等级变化,修订“防抢撤”预案并逐户发放新版《地质灾害转移避险明白卡》,在风险区增设智能预警广播12处,实现“风险区范围—受威胁对象—管控措施”精准匹配。

2)健全四级责任落实链条

“县级统筹督导、镇级属地管理、村级网格包抓、群测员末端落实”为主线,深化县—镇—村—群测群防员四级责任体系。

县级: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合开展双控责任落实情况季度督查;

镇级:将风险区日常巡查纳入镇干部包村职责,实行“雨前排查—雨中核查—雨后复查”三查记录签字背书制度;

村级:每季度提交更新风险区受威胁户信息;

群测员:推行“巡查打卡+隐患速报”App端管理,实现巡查轨迹可追溯。

3.全面提升监测预警

1坚持群测群防。各镇、各部门对目前掌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别是列入本方案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纳入群测群防网络,落实责任人和监测人,签订责任书,落实“两卡一预案”(防灾工作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及防、抢、撤预案),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各隐患点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由各镇负责指定,实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信息,做出准确预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县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住建局、水利局等行业主管部门要明确“管行业就要管安全,管安全就要管地质灾害”的工作思路,将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列入安全隐患防范范畴,明确责任,建立防范制度和工作台账,切实做好本行业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加强监测预警。各镇、各相关部门要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密切协作共享信息健全和完善多部门联合联动的灾害预警体系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发布会商机制精准预测地质灾害气象,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的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设备对地表变形与降雨等关键指标的自动化监测预警信息,实时分析监测数据,研究地质体变形发展趋势,最大限度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时发出预警预报信息,为避险决策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发挥地质灾害监测“人防+技防”的“双重保险”作用。

4.全面强化风险管控

各镇、各部门要严格执行《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陕西省工程建设活动引发地质灾害防治办法》,切实规范工程建设行为,减少人为引发地质灾害的行为做好风险管控。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编制城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和进行移民搬迁选址,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杜绝人为引发地质灾害发生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同时,要对辖区内重要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做好监督检查记录,对于工程建设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督促责任单位根据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风险分级结果采取防治措施实施分级分类管理,确需治理的,责令限期治理到位。

5.全面完善能力建设

1编制年度防治方案。县应急管理负责修订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各镇负责编制本辖区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务必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措施到位。

2加强培训宣传演练。县自然资源局要强化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与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管理基本技能的宣传培训在重点镇、村,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以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专题培训,提高基层防治工作水平。结合“防灾减灾日”“地球日”“土地日”,印发宣传画册、手册,制作专题宣传片、公益广告片,采取电视、广播、小视频、展板等形式,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和科普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各镇要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让受威胁群众熟悉撤离路线和避险场所,全面提升群众应急避险能力。

3做好应急值守。各镇、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地质灾害应急值守制度,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应急值守和信息速报制度,增强信息报送工作的敏感性,及时上传下达灾情险情和防灾部署要求,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无误。做好突发地质灾害灾情险情的应急调查、应急监测、灾情调查、责任认定、灾害核查等技术支撑工作。

4加强“平战结合”队伍建设。县自然资源局按照市要求持续完善“对口到市,派驻到县”的地勘单位技术支撑体系,分发挥地勘单位的技术优势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镇、各部门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储备必需的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物资和器材确保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工作高效有序。

四、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一)重点防范期

根据县气象局2025年降水趋势预测,全县地质灾害多发时段为610月,其中78月为地质灾害高发期,各镇、各部门要坚持日常防范与重点时期防范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重点抓好汛期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二)重点防范镇村

重点防范的镇村有:城关镇西关村、惠家沟村、侯家坡村、段坊村;水沟镇水沟村、新中村、裕华村;草碧镇草碧村、寇家河村;南寨镇朝阳村、尧头村;崔家头镇赵家塬村、黄里村;高崖镇普社村、高明村。

(三)重点防范矿山及交通干线

1.铁路:宝(鸡)中(卫)铁路千阳段路位于黄土台塬区,修路切坡造成的不稳定边坡较多,存在崩塌、滑坡隐患。

2.公路:宝汉高速千阳段,344国道、219省道(千凤段)、县道千高路、滨河路位于黄土梁峁区或黄土台塬区,修路切坡造成的不稳定边坡较多,若遇暴雨、连阴雨,局部地段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以上道路工程多数位于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内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隐患数量多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交通局要加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3.矿山:宝鸡鑫丰凯盛矿业有限公司千阳县尚家庄制陶用粘土矿(配料)、千阳县城关镇庙岭村武家庄采石、宝鸡正硕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任家山石灰岩矿、千阳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雪山灰岩矿。

(四)重点防范地质灾害点和风险区

根据已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稳定性、危害程度及危险性,2025年重点对现有的1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防范(详见附件)千阳县现有地质灾害中等以上风险区56处,2025年重点对水沟镇、草碧镇、高崖镇等中等级以上风险区进行防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防治责任

各镇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落实领导责任制,健全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应急平台,落实人员、设备和装备,逐级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层层落实监测防范责任,完善预防和预警机制,提高应急响应时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各镇主要负责同志是地质灾害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要做到地质灾害防治重要工作亲自安排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

为充分保障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立千阳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民政局、发改局、公安局、财政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教体局、卫健局、住建局、工信局、乡村振兴局、气象局、文旅局、市场监管局、供销联社、供电公司、邮政公司、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决策、协调、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自然资源局,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二)强化资金保障,严格监督管理

县财政局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落实巡查排查、气象预警、宣传培训、避险演练、应急处置等日常防治工作经费;根据综合防治体系建设要求,落实治理工程、避险搬迁、排危除险等项目配套费用。同时,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与监督,确保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专款专用。

(三)切实履职尽责,形成防灾合力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要求,积极做好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工作。各部门要加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同做好各项防治工作。

县自然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承担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工作,加强与气象部门合作,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信息。

县应急管理局负责组织编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承担救灾指挥部具体工作组织、协调、指导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依法统一发布灾情。

县气象局负责提供地质灾害预警气象信息,监测天气变化,及时提供天气预报和雨情信息,做好气象服务保障。

县水利局负责水利设施沿线地质灾害的险情排查,指导水情、汛情监测以及地质灾害引发的次生洪涝灾害处置、水利工程抢险和毁坏水利设施的修复等工作。

县交通局负责公路交通沿线地质灾害的险情排查,保障运送抢险、救灾、防疫人员、物资及设备的道路畅通,指导组织交通运输沿线路域范围内地质灾害抢险和修复。

县发改局负责重要应急物资储备和协调重要物资的应急生产、应急采购、应急调运等;保障粮食、食用油和煤、电、油、

气等重要物资的供应。

县财政局负责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经费预算、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县级配套资金的落实,审查救灾款的分配、投向和效益,做好救灾应急款拨付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县教体局负责对各类中小学校舍周围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监测,以及灾害发生后师生避险灾后复课等工作。

县文旅局负责协助受灾地区有关单位对旅游设施进行保护和排险,修复被毁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

县公安民政局、市场监管、卫健、工信等部门要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及时疏散、转移人员到安全地带,抢救被困人员,协助维护灾区社会治安;负责灾后重建救助工作;负责对灾区调拨捐赠的药品、医疗器械、食品进行检验;组织医疗机构做好医疗救护、重大疫情预防和处置工作;协调指导有关部门,监督相关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因地质灾害引发的安全事故防范和隐患治理工作;负责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及其灾区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的协调等工作。

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负责及时准确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负责因灾受损的通信设施的修复,保障通信线路畅通。

附件:千阳县2025年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及防治方案一览表


附件

千阳县2025年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及防治方案一览表

序号

名称

   

险情

等级

       

撤离

信号

防治

措施

镇责任人及

联系电话

村责任人及

联系电话

监测人及

联系电话

监测

方法

撤离

方向及路线

户数

人口

房屋

1

闫家阴坡

崔家头镇黄里村闫家阴坡组

小型

11

39

43

鸣锣

加强监测,避让植树种草,地表排水

  18391716051

赵华明18292741059

李林昌         13259176716

定期目视检查裂缝相对位移监测、自动化监测

向东撤至村委会

2

下麦峪

水沟镇裕华村一组

小型



3

鸣锣

加强监测,搬迁避让植树种草裂缝填埋

李志强18391704549

徐朝晖13891711572

孙银录13992724838

定期目视检查裂缝相对位移监测

沿村简易

路往北撤至空旷地带

3

孙家塬

水沟镇水沟村四、八组

小型

14

47

19

鸣锣

加强监测植树种草工程措施

李志强18391704549

徐朝阳

13609173461

孙小平

18391788796

定期目视检查裂缝相对位移监测、自动化监测

向西撤至

原孙家塬村委会

序号

名称

   

险情

等级

       

撤离

信号

防治

措施

镇责任人及

联系电话

村责任人及

联系电话

监测人及

联系电话

监测

方法

撤离

方向及路线

户数

人口

房屋

4

水沟镇水沟村六组

小型

5

19

13

鸣锣

加强监测,搬迁避让,植树种草裂缝填埋

李志强18391704549

徐朝阳

13609173461

王喜文

18429177938

定期目视检查裂缝相对位移监测、自动化监测

向东撤离至水沟水厂院内

5

柏林寺

水沟镇新中村四组

小型



3

鸣锣

加强监测植树种草工程措施

李志强18391704549

蔺小奇13891736966

赵永刚

15129942520

定期目视检查裂缝相对位移监测

撤至北边的梁上

6

辛家沟村一组崩塌

水沟镇辛家沟村一组

小型

36

152

170

鸣锣

加强监测搬迁避让生物措施,裂缝填埋

李志强18391704549

李红太15592682888

刘根科

15289273107

定期目视检查,裂缝相对位移监测

撤至村委会广场

7

冉家台台滑坡

草碧镇草碧村三组

小型




鸣锣

加强监测搬迁避让生物措施,裂缝填埋

  

18691743534

赵治国18391708506

王利军

13709179151

定期目视检查,裂缝相对位移监测

撤至村委会院内

序号

名称

   

险情

等级

       

撤离

信号

防治

措施

镇责任人及

联系电话

村责任人及

联系电话

监测人及

联系电话

监测

方法

撤离

方向及路线

户数

人口

房屋

8

高子洼

高崖镇普社村六组

小型

4

15

23

鸣锣

加强监测搬迁避让生物措施裂缝填埋

蒲智远

13619271506

周双红

13892429519

18791174956

定期目视检查裂缝相对位移监测

沿千高路向两边撤离至空旷地带

9

何家庄

草碧镇寇家河村六组

大型

88

308

713

鸣锣

加强监测植树种草工程措施

  

18691743534

杨成成

15891380414

贾建科

13571164268

定期目视检查裂缝相对位移监测

北撤至

千顺祥奶牛场

10

南寨镇朝阳村二十组

小型

3

6

13

鸣锣

加强监测植树种草工程措施,退耕还林

  

18791477626

胡军太18791768226

王云杰

13992769461

定期目视检查裂缝相对位移监测、自动化监测

向东撤离至村级道路空旷处

11

马家湾

城关镇侯家坡村马家湾组

小型

11

45

43

鸣锣

加强监测搬迁避让生物措施裂缝填埋

魏引军13992702046

肖红科

18991709476

张海燕

18391709456

定期目视检查,裂缝相对位移监测

向北撤至村委会院内

12

下段坊

城关镇段坊村石崖湾

小型

7

19


鸣锣

加强监测,搬迁避让植树种草禁止取土

魏引军13992702046

宋社岗

15191769105

乔晓建

18791728823

定期目视检查,裂缝相对位移监测、自动化监测

向西撤离至村委会院内

序号

名称

   

险情

等级

       

撤离

信号

防治

措施

镇责任人及

联系电话

村责任人及

联系电话

监测人及

联系电话

监测

方法

撤离

方向及路线

户数

人口

房屋

13

莆家山

城关镇惠家沟村莆家山

小型




鸣锣

加强监测植树种草禁止取土

魏引军13992702046

惠宝财15891695754

尚爱芳17391556903

张虎(湿地负责人)

13571711245

定期目视检查,裂缝相对位移监测

向路两边撤离至安全地带

14

王家坳

地裂缝

崔家头镇赵家塬村王家坳组

小型

4

17

20

鸣锣

加强监测回填裂缝

  18391716051

赵红强

13892739909

王晓春

13709270644

目视检查裂缝相对位移监测

向北撤离至原王家坳村委会院内

15

西

城关镇西关村二、三组

小型

24

70

118

鸣锣

加强监测搬迁避让生物措施

魏引军13992702046

马天禄13991762428

王玉刚

13220070333

目视检查裂缝相对位移监测

向西撤至新文路西场里

16

西关村五组崩塌

城关镇西关村五组

中型

34

120

222

鸣锣

加强监测

魏引军13992702046

马天禄13991762428

王海强

18628625032

目视检查裂缝相对位移监测

往东撤至新文路空旷处

17

冉家沟村一组崩塌

城关镇冉家沟村一组

中型

23

69

115

鸣锣

加强监测工程治理

魏引军13992702046

高文德13571167553

冉勤仁

13991720615

目视检查裂缝相对位移监测

往东撤至陇千路空旷处

序号

名称

   

险情

等级

       

撤离

信号

防治

措施

镇责任人及

联系电话

村责任人及

联系电话

监测人及

联系电话

监测

方法

撤离

方向及路线

户数

人口

房屋

18

新文村二组崩塌

张家塬镇新文村二组

中型

47

137

229

鸣锣

加强监测

18700715597

张利军13509170074

李轮强

13892429221

目视检查,裂缝相对位移监测

沿水泥路撤至村委会广场

解读:千阳县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