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千阳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 2020-12-12 09:25:52

2019年是千阳追赶超越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繁重的发展任务,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围绕“绿色崛起、追赶超越”目标,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县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县域经济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69亿元,较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5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37.85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9.49亿元,增长5.5%。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15.3:55.9:28.8,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升5.4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3980元,比上年增长13.5%。(2015-2019年GDP、增速及产业占比详见图一、图二)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3.9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0.2%,较上年提升1.58个百分点。

图一:


2015-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图二: 2015年和2019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对比图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6790万元,其中各项税收收入4501万元,非税收入2289万元。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4386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767万元,教育支出2175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133万元,卫生和健康支出12608万元,节能环保支出243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030万元,农林水支出39145万元。(2015-2019年地方财政收入详见图三)

图三:

2015-2019年地方财政收入

2019年全县新增“五上”企业23户,年末“五上”企业总户数达到86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户,资质以上建筑企业4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34户,房地产业企业3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1户,有力拉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8.64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农业产值8.44亿元,增长6.0%;牧业产值7.19亿元,增长-2.1%;林业产值2.08亿元,增长28%;渔业产值0.02亿元,增长9.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92亿元,增长6.9%。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6.3万亩,比上年减少4.02%,其中夏粮13.6万亩、秋粮12.7万亩。全年园林水果面积6.6万亩,其中苹果面积6.3万亩。全年蔬菜种植面积5.8万亩,育苗面积1.22万亩。(2015-2019年粮食产量及增速详见图四)

建成设施农业大棚1271个,日光温室707个,大拱棚564个,设施农业产品总产量21186吨,其中蔬菜产量15888吨,瓜果5298吨。(2019年主要农林产品产量及畜牧业生产情况详见表1、表2)

全县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达到39个,其中:省级5个、市级7个、县级27个。新认定家庭农场10个,107个家庭农场完成名录基本信息填报。全年新建莎能奶山羊标准化养殖小区8个,建成千只以上规模良种场12个,发展300-500只规模良种场53个、100只以上家庭牧场(户)223个。建成中蜂养殖、产品加工企业2户。全年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组织申报市级“十佳合作社”2个,市级“优秀合作社3个。

全年举办了产业项目推介会、种业发展大会等品牌推介活动,注册“千阳奶山羊”地理标志和“千阳莎能奶山羊”产业品牌商标。中央电视台“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对我县莎能奶山羊进行了深度报道,向省内外推广莎能奶山羊3万余只,“千阳莎能奶山羊”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2.4324万千瓦,大中型农用拖拉机2437台,联合收割机159台,排灌机械40台。



图四:

2019年畜牧业生产情况表

指标

单位

数量

比上年增长(±%)

1.大家畜存栏

48130

3.54

牛存栏

48030

3.81

#奶牛

27470

-10.54

2.生猪存栏

13700

-6.8

3.家禽存栏

万只

19.95

23

4.羊存栏

63894

107.78

#奶山羊

63894

107.78

5.养蜂箱数

6786

468.82

6.肉类总产量

5713.6

21.51

#牛肉

2606.5

4.85

7.奶类总产量

89467

2.11

#牛奶

81557

-0.85

8.禽蛋产量

1418

5.27

三、工业、建筑业

2019年全县工业实现总产值115.08亿元,同比增长13.1%,实现增加值36.27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13.62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增加值35.47亿元,同比增长10.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34户,同比增长21.4%。宝鸡宏康陶瓷、秦能锂电新材料、森宝蜂业、晟翔混凝土、润阳稀有金属、捷森德纸箱、正硕新型建材、兴阳面粉等企业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序列,为全县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15-2019年工业增加值及增速、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详见图五、表3)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59亿元,增长1.2%,年内新增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3户。

图五:

2015-2019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及增速


3:

2019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各类学校

招生

在校学生

毕业生

普通高中

665

2165

778

中等职业教育

399

1115

218

初中

1094

3300

1140

小学

1137

6956

1157

  2019年全县申报专利13件,其中发明类8项、实用新型专利 4项、外观设计1项。全年组织科技下乡、科技赶集、科技咨询等活动10场次,播放科技电影、录像48场次,发放各种科普及实用技术资料20余种3640份,举办各类技术培训、专题讲座32场次,受训4180人次,组织文艺演出8场次,义诊580人次,受益群众15000余人。

全年培育职业农民201人,输出苹果技术人员114人,考核认定千阳苹果师傅118人培训新型果农1.25万人次,培育海升、华圣、大地丰泰和寺坡、盛园等经营性果园代建、代管和托管专业服务主体13个开展粮食高产创建、矮砧苹果栽培、蔬菜绿色生产等各类技术培训300多场次,开展田间实训40场次,发放各类技术宣传资料5万余份,培训农民3.35万余人次。

八、金融、保险

2019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7.1亿元,比年初增长6.1%,其中住户存款42.31亿元,比年初增长8.7%。各项贷款余额18.92亿元,比年初增长19.7%。(2015-2019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详见图八)

图八:

2015-2019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全县人民财产、人寿保险保费收入2975.31万元,全年支付赔偿及给付款4600起1715.16万元,案件处理率100%。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9年全县3个剧团开展送戏下乡520多场以上,其中深入农村幸福互助院、敬老中心、社区演出60场以上。全年送电影下乡1460多场次,开展文化志愿者下乡、入户、进企业等服务活动26场次,举办综合文艺演出30余场次。

全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丝路情·千阳苹果赏花节”、西秦刺绣香包民俗工艺大赛、黄金周重点景区文化旅游推介、全省非遗扶贫交流现场会等活动。创作的秦腔历史剧《望鲁台》参与国际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节展演,被文化和旅游部、省政府授予优秀剧目奖。年内成功举办了迎新春文艺晚会、元宵节社火游演、首届西秦刺绣香包文化节等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广泛、特色鲜明的大型文化旅游活动。成功举办“2019中国好苹果大赛总决赛暨林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活动”,千阳红苹果获得2金4银7个优胜奖的好成绩,荣获“金农奖2019中国苹果之乡”荣誉称号。

  2019年“两馆一站一室”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建成镇村(社区)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75个,实现了农家书屋、文化室、文化广场、文化器材配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等“六个全覆盖”。投资1.6亿元建设占地2.8万平方米的千阳县文化艺术中心综合体即将建成投用,建成后将是全市县区建筑面积最大、投资金额最多、建设标准最高且唯一符合国家B+剧场标准的县级剧场。

  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3个,村卫生室83个,门诊部5个,诊所1个,卫生技术人员739名,其中执业医师163名,执业助理医师46名,注册护士290名;每万人拥有技术人员55人。(2015-2019年卫生技术人员总量及增速详见图九)

图九:

2015-2019年卫生技术人员总量及增速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2019年年末全县总人口13.3302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2.54万人,男性69996人,占总人口的52.5%,女性63306人,占总人口的47.5%;人口出生率9.8‰,死亡率6.25‰,自然增长率3.55‰。全县城镇化率42.08%。

2019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3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4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3%。

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2元,比上年增长9.9%;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435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98元,比上年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68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93元,比上年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580元。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57:1。

2019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72302人、城镇职工10227人,为60岁以上城乡居民20990人发放养老金3377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8917人、城镇居民7534人,农村居民参加新合疗11.07万人,城镇、农村居民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11153.63万元。年内全县居民慢病补偿19408人次571.67万元。

   2019年末纳入城镇低保1009户1710人,发放低保金1366万元;2019年末纳入农村低保2713户7104人,发放低保金3592万元;2019年末纳入农村特困人员371人,发放保障金325万元。为70岁以上城乡居民9929人发放高龄生活补贴892.955万元。

2019年5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千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年在县委县政府统筹部署下,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以行业、系统为单位将帮扶村、帮扶干部和帮扶责任统筹安排,优化调整省级 8 个、市级 11 个和县级117个单位2332名干部结对帮扶 11545户贫困户,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单位帮扶和干部结对全覆盖。年度脱贫退出贫困人口43户93人,全县剩余贫困人口637户1011人,贫困发生率0.87%。

全年为贫困人口中4615名患者纳入门诊特殊慢病管理,慢病补偿8013人次185.86万元,享受年封顶线提高20%优惠。全年建成安置点10 个,874户2755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全部入住。

  2019年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20649 人次,价值104.81万元;发放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127.5375万元2146人次;发放营养餐补助资金351.92万元8798人次;县本级奖励、救助贫困大学生64人14万元;为433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343.46万元;发放中职学生助学金130.4万元1304人次。

十一、资源、环保和安全生产

   全县土地总面积993.93平方公里,林地总面积64261.08公顷,森林面积48296.92公顷,森林覆盖率48.59%;全年造林面积1.2万亩,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区域面积71.56平方公里。

  全年用水量353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7%,其中:工业用水量381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99%;生活用水量53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5.94%;农业用水量2613 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0.4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1764万立方米,农林牧畜用水量849万立方米,人饮安全用水质量显著提升。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7831.3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9.53%,其中工业用电量10871.0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1.45%。

全年千阳县平均气温12.1℃,较历年偏高0.1℃,最高气温37.9℃,最低气温-13.6℃,6-8月份出现35℃以上天气13次,其中7月份6次,8月份7次。全年总降水量591.0毫米,较历年偏多16.8毫米。全年日照时数1792.4小时,较历年偏少194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0%。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8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4.18,同比下降3.7%,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态势。水环境质量方面,千河公路桥国控断面水质为Ⅱ类,优于控制目标。

全年发生交通事故545起。全年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5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7人。

注:

1.公报中主要经济指标为县统计局年报数据,其他指标为相关部门提供。

   2.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工业产值、农业产值按现价公布,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公布。

   3.人口数和户数为公安部门按户籍统计的年报数;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为统计部门反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