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县实现生产总值36.89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与今年一季度持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58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0.43亿元,同比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1.88亿元,同比增长7.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4:55.4:32.2。彰显我县经济延续今年以来的稳定增长态势,活力持续增强,动能持续释放,为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上半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8.22亿元,同比增长4.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4.68亿元,同比增长4.1%。
2.工业生产加快恢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
3.服务经济稳步回升。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1.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93亿元,同比增长7.3%。
4.贸易消费活力增强。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9亿元,同比增长11.6%。
5.项目投资持续增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同比增长9.8%。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7.3%,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2.4%。
6.建筑生产明显改善。全县建筑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10.0%。
7.居民收入增长有力。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2430元,同比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9664元,同比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7751元,同比增长8.6%。
8.财税金融支撑有效。1-6月份,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同比增长33.4%,财政支出实现同比增长10.5%。全县金融各项存款余额较年初增长7.3%,金融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7.7%。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26%,其中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99%。
二、需要关注的方面
一是投资结构尚待优化。上半年全县工业技改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9%,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75%,文化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0.77%,远低于建筑安装工程和基础设施投资占比。
二是农业生产仍需加力。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较上年同期和今年1季度回落了1.1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其中,农业贡献率28%,林业贡献率-11.3%,牧业贡献率81.6%,渔业贡献率1.7%。
三是消费服务后劲不足。上半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虽较一季度提升1.5个百分点,但连续两个季度处在全市中下游位次,体现我县服务业基础还不牢固,拉动消费的热点不够充足有力。
三、工作建议
一是努力增加新投资。进一步加强我县传统产业、工业企业与秦创原等综合性创新驱动平台的深度对接,努力促进新产业、新能源、新业态、新技术与我县优势资源融合发展,推动我县工业升级转型、农业提质增效、文化创新创造,着力引导和塑造社会需求,促进投资结构优化。
二是持续推进扩消费。抓住当前消费旺季,全面落实中省市促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发掘传统文化元素,培育新型文体、旅游节庆品牌,打造消费热点,不断扩大影响力,持续激发市场消费活力。
三是促进农业均衡发展。在巩固壮大苹果、奶畜首位产业的基础上,加强与省市对接争取力度,促进项目、政策、资源有机融合,推进林业、渔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扩大对大农业的贡献率。
四是加大“五上”企业培育。重点关注我县食品加工、供水供热、汽车修理、物业管理等行业还未纳统的准规上企业,加强培育指导,力争早日纳统,为全县经济稳增长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围绕县上发展大局,认真落实全县各项发展任务,督促落实全县主要经济指标责任链,进一步发挥统计工作的职能优势,加强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搞好统计业务培训指导,坚持依法统计,努力应统尽统,全面、准确、科学、及时的反映全县经济发展状况,以新气象、新作为全力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