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2025年一季度千阳县城乡居民收支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 2025-06-27 14:58:23

  千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领域建设和居民增收问题,抢抓经济发展机遇,持续出台落地各项惠企惠民政策,县域经济平稳发展,居民收入和消费稳定增长。

  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2025年一季度,千阳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1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按城乡区域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0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9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比城镇高1.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计算)2.25,比上年同期的2.28缩小0.03。

  2.工资性收入在城乡居民收入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支撑。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60.2%,农村居民这一比例也达到52.3% 。这表明稳定就业与工资增长对提升居民生活水平至关重要。

  3.城乡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成为拉动居民增收的新引擎。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同比增长9%,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占比达27.0%,凸显城镇商业活动活跃度显著提升。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也实现8%的同比增长,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反映出苹果、奶山羊等农村特色种养殖经营业态蓬勃发展。

  二、城乡居民消费态势持续回升

  一季度,我县城乡居民消费回暖,呈现持续回升态势。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150元,同比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为3817元,同比增长6.5%。

  分类别看,城镇居民在八大类消费支出呈“五升三降”。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烟酒、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0.6%、5.1%、25.1%、30.6%、371.2%;人均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消费有所回落,同比分别下降3.5%、49%、31.9%。

  农村居民消费呈“六增两减”。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中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41.9%、16.9%、1.2%、21.2%、27.1、118.3%。人均食品烟酒元、医疗保健消费同比分别下降5.2%、13.7%。

  三、居民收入增长面临的问题

  1.农业成本高拉低增收。受市场行情变化,农资、人工、农机服务、土地流转等农业成本提高,农村居民经营收入增长难度大。

  2.居民收入结构仍存优化空间。当前,工资性收入在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占比分别达60.2%、52.3% ,但过度依赖这一单一收入来源,使得居民收入易受就业市场和经济周期影响。尽管城乡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增长迅速,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8%,但占比仍相对较低。同时,财产性收入和转移净收入规模较小,尚未充分发挥补充作用,收入结构多元化程度不足,亟待通过拓宽各收入渠道,实现更均衡的收入构成。

  3.居民收入抗风险能力较弱。从产业结构看,种养殖户受自然灾害、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一旦遭遇极端天气或价格下跌,收入便大幅减少。就业结构中,多数居民从事低技能劳动岗位,缺乏专业技能,在经济环境变化时易失业。同时,社会保障体系仍需完善,部分居民应对重大疾病、意外事故等风险时,家庭积蓄难以支撑,陷入经济困境,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

  四、稳收入促消费的几点建议 

  一是稳定就业创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新材、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打造多元化产业格局。扶持本地企业,引导其加大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投入,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利润。同时立足农业强县优势,强化农业产业扶持,鼓励居民投身特色农业、电商直播、乡村旅游等经营活动,通过政策补贴、技能培训降低创业门槛,推动经营性收入持续增长。二是释放消费潜能,扩大消费需求。发挥政策刺激、文旅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举办特色文旅活动,带动餐饮、住宿等服务业消费推进消费扩容升级。加大消费补贴力度,发放消费券等刺激居民消费。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消费预期。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通过完善社保体系,减少居民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