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千阳县城关镇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平安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2023-04-04 15:27:41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陕西省平安乡村建设行动方案》(陕平安办发〔2022〕10号)、《宝鸡市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平安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宝平安办字〔2023〕4号)等文件精神,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四型”社区建设,全面提升全县平安乡村建设水平,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工作要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落实“六条举措”,以高水平安全保障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造安全稳定政治社会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二)主要目标。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发力,推动网格化管理、立体化防控、常态化治理、多元化解纷、信息化赋能“五化”治理,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平安乡村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乡村振兴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 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排查化解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房屋土地征收、村务管理等各类矛盾纠纷。充分发挥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推进“一村一专职人民调解员”建设工程,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有机衔接、协调联动。做到源头治理,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二)深化基层依法信访工作。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健全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提升新时期信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筑牢信访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加强网上信访建设,推进信访工作“最多跑一次”,落实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接访和包联化解制度,及时解决信访积案和群众合理合法诉求,信访事项处理群众满意率达到97%以上,最大限度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源头,依法分类分批解决信访积案和重复访。

(三)严厉打击农村各类违法犯罪。依法打击农村非法宗教势力、邪教活动和境外敌对势力渗透活动,持续打击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违法犯罪;加大对涉农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保持对假种子、假农药等坑农害农,影响粮食生产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紧盯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性侵、家暴、侵害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加大农村、城中村、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依法维护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依法严厉打击破坏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生态环境、侵占农村集体资产、破坏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破坏农村市场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稳定。

(四)加强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推动“一社区一民警、一村一民警”全覆盖。加强乡村社会面防控,坚持专群结合,充分发挥村(居)委会下设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加强农民群众拒毒防毒宣传教育,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体系,改造已有监控设备和网络,提高智慧化水平,加强农村自建房、易地搬迁安置点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五)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村霸”等黑恶势力,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依法配合打击扰乱社会秩序、滥开滥采、严重侵害村民和村集体利益等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有案必查、露头就打的常态化机制,坚决防止“涉黑涉恶、村霸”等不符合村干部条件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

(六)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加强农村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强化对农村留守、生活困难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低收入群体、流浪乞讨等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救助帮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力度。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农村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等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健全关怀帮助体系,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以奖代补”政策。对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人群,流浪乞讨人员、性格偏执的人员,长期信访且有过激言行的人员,开展摸底排查、及时建立台账。

(七)加大涉农领域司法保护力度。建设平安法治乡村,加强涉农法律援助,完善和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引导基层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八)深入推进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强化面包车、电动车、家用车、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的安全管理,及时劝导司机无证驾驶、酒后驾驶、面包车超员、家用车、拖拉机载人等违法行为,营造严管声势。

(九)提升农村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深入开展农村交通、消防、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加强农村地区自然灾害动态监测,提高实时预警能力。健全镇村应急指挥体系,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等突出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构建实战化、扁平化、合成化应急处置模式,加强基层应急处置力量建设,村(社区)组建不少于10人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实战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做好农村地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十)加强平安法治宣传教育。深化平安建设宣传,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线上线下同向发力,持续提升平安建设满意度。充分发挥“新时代警民之家”服务平台作用,推动联村(社区)干警到村(社区)开展工作,为深化农村法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开展“八五”普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发动群众学法、懂法、用法,提高全民守法意识和运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积极开展“平安家庭、平安村(社区)、无讼村(社区)、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村(社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建活动,着力打造一批无涉访违法行为、无刑事治安案件、无邪教、无黑恶势力、无公共安全事故、无毒害、无群体性事件、零酒驾、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的“十无”平安示范村。

(十一)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健全 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村(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增强村(社区)组织动员和服务群众 能力。健全村规民约等自治规则,丰富议事协商活动。推进“智能乡村、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数字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加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提升村级事务智慧治理水平,推动基层管理服务精细化、精准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推进移风易俗,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三、 工作要求

(一)深化思想认识。平安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更高水平平安千阳建设的基础工程,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加强平安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把平安乡村建设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工作落实。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村(社区)抓实“平安村(社区)、平安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建立健全重点任务分工落实机制,协同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协同配合,努力形成镇党委负责、镇政府主导、村(社区)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群众为主体的工作格局。

(三)强化督导考评。镇平安千阳建设办公室将把平安乡村建设纳入镇对村年底考核,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认真的村(社区)将予以通报。

                                                                                                                                                                                           中共千阳县城关镇委员会    

                                                                                                                                                                                             千阳县城关镇人民政府   

                                                                                                                                                                                                 2023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