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品质量安全关乎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关乎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县市场监管局发出如下消费提示,提请广大消费者加以防范。
一、儿童玩具产品消费提示
儿童玩具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儿童的健康与安全。我国从2007年开始正式对电玩具、弹射玩具、金属玩具、娃娃玩具、塑胶玩具等玩具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这些玩具产品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GB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和GB19865-2005《电玩具安全》的要求,除此之外的玩具虽未实行强制性认证制度,但也应符合上述国家标准的要求。
(一)关键指标
1.玩具标志和使用说明。根据国家标准要求,供儿童使用的玩具产品必须标注产品执行标准、适用年龄范围、安全警示信息、安装使用说明等内容。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玩具产品出现“标志和使用说明”项目不合格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胡乱标注玩具适用的年龄范围及缺少必要的安全警示信息。
2.存在小零件。国家标准规定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不应存在小零件,而部分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产品本身就含有小零件或者在“可预见的合理滥用”后出现了脱落的小零件部件。导致玩具产品“小零件”项目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产品设计本身的缺陷,结构中预设了小零件部件;二是生产过程中产品部件固定、黏合不牢固或材料强度不足,导致在滥用状态下出现部件脱落或破碎形成了小零件。
3.锐利尖端和边缘。锐利尖端和边缘是儿童玩具中一个重要的危险隐患。除非功能所必需(此时须有有关功能性锐利尖端和边缘的警示说明),供8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中不应含有可触及的危险锐利尖端和边缘,而供3岁以下儿童玩耍的玩具中可触及的功能性锐利尖端和边缘禁止存在。金属、塑料玩具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毛刺、溢边等现象,使得玩具存在安全隐患。
4.弹射物的动能。弹射物动能反映了弹射玩具发射弹射物的能量,若弹射物动能超过0.08J应采用弹性材料作为保护端部,使得弹射物的单位接触面积的动能不超过0.16J/cm2。若弹射玩具发射的弹射物动能过大,且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容易对儿童造成严重伤害。
5.发热和非正常工作。电动玩具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大多存在发热现象,国家标准中对不同材质的玩具允许的发热限值也不同。一些电动玩具在玩耍过程中电池等表面温度会急剧升高,这可能会灼伤儿童或引起火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采用的电气部件质量低劣,散热性能较差。
6.添加可迁移元素。玩具中使用的油漆、聚合物等材料中可能含砷、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特别是那些供与食物和嘴接触的玩具,重金属元素含量过高时会导致儿童重金属中毒,危害儿童健康。
(二)选购指导
1.查看包装。在玩具包装上寻找警示信息或其他安全信息,如年龄警示标志、特定危险的警示标志、制造商或销售商的名称及地址、执行标准等,对于电玩具、弹射玩具、金属玩具、娃娃玩具、塑胶玩具等玩具,还应查看包装上是否有强制性认证的标志。消费者应购买适合儿童年龄范围的玩具,特别是给3岁以下的孩子选择玩具时要谨慎。
2.检查外观。不要购买带有可能会被吞下或吸入的小部件的玩具,以及那些带有尖或粗糙边缘的玩具。软体摇铃、挤捏玩具、出牙器等玩具即使是在最大压缩状态下也不能完全塞入儿童的口中,以确保安全。
3.实物检查。选购毛绒玩具时,应用手拉一下玩具上的鼻子、眼睛、扣子等小零件看其是否易脱落。手捏感受一下质感,靠近闻一下气味,凡感觉坚硬或有结块,有异味的毛绒玩具大多是填充了一些劣质材料。
4.处理好外包装。选购的玩具配有塑料包装袋或包装物,拆封后应立即收好或丢弃。不要让儿童玩耍,以免出现窒息。
二、学生用品消费提示
学生用品包括水彩画颜料、蜡笔、油画棒、彩泥、橡皮擦、修正带、液体胶、固体胶、水彩笔、中性墨水圆珠笔、记号笔、白板笔、荧光笔、铅笔、活动铅笔、墨水、绘图仪尺、课业簿册、书套、书包、笔袋、文具剪刀、文具盒、卷笔刀等学生用品。选购和使用学生文具产品,建议注意以下几方面:
1.尽量在正规商场和商店购买学生文具。选购清楚标明产品名称、执行标准、生产厂名、厂址、相关警示语、使用注意事项等标识的学生文具产品。
2.不选有浓烈异香的文具。文具里的香味可能来自香味添加剂,劣质香料中往往可能含有过量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学生长期接触,特别是嗅闻、吮吸、啃咬等,可能引发头痛、恶心、记忆力减退,甚至疾病发生。
3.不选有刺激性气味的文具。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文具,如书包、笔袋等,可能是使用的面料中加入了过量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引发中毒危险。
4.不选颜色洁白、光亮的本册。颜色越洁白、越光亮的课业簿册,在使用时,纸张受光照射后表面反射光的光线越强烈。学生长时间注视纸张,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引发近视等伤害。
5.不选小尺寸、无通气的笔帽。笔帽尺寸小,无明显突出的笔挂,内部无通气孔洞,空气流通量小的笔帽,容易在误吞后,造成严重窒息危险。
6.警惕增塑剂的伤害。增塑剂会对学生的身体发育造成影响,危害学生健康。橡皮擦建议选购TPR或其它橡胶材质的;包书皮建议选购纸质材质的,或选择旧报纸、旧挂历手工自制包书皮。
7.不选含有锐利尖端、锐利边缘的文具。文具含有锐利尖端或边缘,容易刺伤或划伤皮肤。建议选购时,先用手轻轻触摸一下文具产品,不选含有棱角尖端、边缘锋利的文具。
三、儿童服装消费提示
消费者购买儿童服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关键指标
1.pH值。是衡量儿童服装酸碱程度的指标。pH值超出标准范围,过高过低都会破坏人体皮肤表面的平衡,易导致过敏性皮炎等疾病。
2.甲醛含量。国家标准规定,婴幼儿服装甲醛含量应不高于20mg/kg,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甲醛含量应不高于75mg/kg,非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甲醛含量应不高于300mg/kg。
3.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一种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染料,在还原条件下,可分解出的芳香胺成分,对人体有害,长期使用会产生致癌作用。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禁止使用23种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4.染色牢度。是衡量儿童服装染色性能的重要质量指标,主要表示服装褪色的程度。容易褪色的染色牢度低,不易褪色的染色牢度高。
5.重金属含量。国家标准规定,服装面料重金属主要考核:锑、砷、铅、镉、铬、铬(六价)、钴、铜、镍、汞等,重金属超标容易造成中毒,会影响儿童的智能发育。
6.纤维含量。是指服装面料材质的成分及含量。国标规定了纤维含量偏差界限。
7.拉带等安全性能。国家标准规定了儿童服装的拉带、绳索、纽扣的安全规格及使用材料、设计、生产的实施规范,要求设计合理,不应造成意外伤害。
(二)选购提示
一是观察外观。选择儿童服装时,首先要检查服装上的标志,查看产品上的商标、中文厂名厂址、服装号型标志、成分标志、洗涤说明、合格证、执行标准编号、产品质量等级和安全类别等标志。合格的儿童服装,标志应齐全,规范。
二是辨气味。打开包装时可以闻一下,是否有刺激性气味。有些衣服由于后处理过程中添加的助剂会引起甲醛含量、pH值超标,而导致衣服会有一股刺激性的气味,有些由于贮存不当或包装物污染,可能会有霉味、汽油味及有毒的气味。
三是检查面料质地。首先用触摸的方式感觉一下儿童服装面料质地,儿童服装面料应吸湿、透气、柔软;其次查看服装的纤维含量标志,确定服装面料成分;再用燃烧法鉴别服装面料的材质,通常情况下,用火点燃,闻其味、观察火焰状态及后残留物形态,毛、绒、丝类有烧毛发气味,棉、麻类后为白色或灰色灰烬;合成纤维大多数残留物为硬块。对婴幼儿来说,最好要选择纯棉服装,颜色以柔和的浅色为宜。
四是辨别绳索安全性。在购买儿童服装时,仔细辨别绳索、带、纽扣等的安全性及有无尖锐性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