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
时间:7月23日晚
事件:暴雨导致百年一遇汛情
结果:1002人提前安全转移
一、雨情水情概况
7月23日0时至7月24日,千阳县持续出现强对流降雨天气,全县15个雨量监测点中7个站超过100毫米、4个站超过200毫米,23日平均降雨量113毫米。最大日降雨量为南湾岭监测站259.4毫米,为千阳有气象数据记录以来日最高值;最大时降雨量为草碧镇罗家塬站94.6毫米/小时,突破宝鸡市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境内千河洪峰涨势迅猛,全流域出现超标准洪水,7月23日晚9时25分千河出现实测217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为1964年建站以来实测最大洪水,农防段超警戒流量1100立方米/秒。全县多地山体滑坡、道路中断、房屋倒塌等险情不断发生。千河沿岸草碧镇西街115户370名群众、工业园区46户企业632名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二、成功避险经过
高效调度。县防指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准确分析研判雨情水情趋势。7月22日上午成立县防汛战时应急指挥部,及时叫应各级防汛责任人,加密会商研判,统一指挥调度,因时因势调整工作部署。7月23日3时30分启动千阳县三级防汛应急响应,11时30分升级为二级响应,20点提级为一级响应。下发指挥部1号令,立即撤离草碧西街群众和草碧镇工业园区职工。同时,安排技术人员对千河流量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全县上下全部进入战斗状态,举全县之力展开群众转移避险工作。
全力抢险。按照县防指统一部署,全体县级领导第一时间奔赴防汛一线,驻镇指导工作,所有机关干部迅速集结,草碧镇统筹组建党员干部、专业人员等应急队伍有序组织群众转移避险。公安干警、道路交通、城建水利、电力通信、医疗救护、矿山抢险等专业队伍科学调配;消防大队、武警中队、基干民兵等100余人全部出动,万众一心,人盯人、点对点做好防抢撤,誓保群众生命安全。
迅速撤离。为确保转移工作顺利进行,县防指命令交通部门紧急调度县际班车、通村客运往返受灾地区转移群众,并在县体育馆、各大宾馆设置集中安置点。调度驻城单位干部力量,为安置在体育馆的群众统一发放方便面、水等生活必需品。同时,播放电影缓解群众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建立集中安置、投亲靠友人员转移安置台账,落实镇村组三级干部包保责任制,全力做好人员转移后生活物资保障、思想情绪安抚、紧急避险教育等后续工作。县防指在汛情解除时第一时间研判转移避险人员回迁的可行性,制定人员回流方案,实现了管得住、不出事。
三、经验与启示
此次成功避险启示是:将监测预警作为防灾避灾的第一道防线;牢牢把握灵敏反应、果断决策这一转移避险的关键;把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当作防汛减灾的头等大事;迅速落实撤离这一转移避险的第一措施;各方合力,事前动员、事中组织、事后保障全链条责任落实为整个避险过程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