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千阳县:全域统筹 精准发力 整县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 2023-11-03 15:52:44

2022年以来,千阳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乡村振兴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整县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全域统筹、城乡一体、精准发力,奋力在探索新思路、激活新动能、塑造新环境、彰显新风尚上下功夫,走出西部生态农业县乡村振兴新路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型”社区建设等四项工作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和美乡村建设做法得到国家局主要领导批示推广,实现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七连优”,荣获中国矮砧苹果之乡、中国白杨之乡、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等荣誉,跻身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行列。

一、全域抓统筹,奋力探索乡村振兴新思路。“六大统筹”抓战略。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目标为引领,全域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环境整治、乡村人才“六大统筹”,整合2.3亿元财政资金、撬动1.3亿元社会资金、谋划112个重点项目、精选255名优秀干部向优势产业、优先区域聚力。“村分五类”抓精准。统筹农区城区园区景区,全省率先将全县65个村划分为城郊融合、集聚提升、特色保护、保留改善、搬迁整合五类,选定“八金八银”16个示范村,建设1个省级重点帮扶镇,明确政策指向、资金投向、工作导向。“四责机制”抓推进。党政同责、书记首责、主管主责、专班扛责,月调度、季观摩、晒实绩,推行“三三制”工作法,重点任务清单式管理、节点化推进。

二、“三创”抓宜业,奋力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创强“两个品牌”,做大县域特色经济。助力中国果畜种源自主、技术自强,加速西农育种、千阳扩繁,杨凌研发、千阳转化,建成秦创原农业创新驱动平台示范区。以此为契机,打响中国矮砧苹果之乡品牌,强力实施9.3亿元的苹果后整理“12533”工程,加速推进红苹果产业园、苹果产业集群等项目,矮砧技术省标通过认定、国标即将颁布,千阳红苹果两次供货太空站,向韩国、吉尔吉斯斯坦及全国10省60个市县输出矮砧苗木技术模式10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23亿元,全市首家跻身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行列。打造全国莎能奶山羊良种供应繁育基地,投资3000万元完成飞天乳业液态奶生产线技改升级,推进国际奶山羊技术创新中心、奶山羊产业集群等项目,11亿元的正大奶山羊全产业链项目一期全面建成,奶山羊产羔率、羔羊成活率、单只年产奶量,及原奶乳脂肪、乳蛋白、菌落数6项关键指标行业领先,正大泌乳羊单只年产奶量稳定在1.1吨、创全国纪录,全产业链产值21亿元。创新“四种模式”,做强村集体经济。全域实施“双培强村·百万递增”行动,以党建引领整合要素为保障,以整县整镇统筹为方向,以优势特色产业、优秀乡土人才、优良要素资源为依托,大力推行龙头带动、公司化运营、社会化服务、要素抱团发展“四种模式”,实现要素统筹集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集体收益最大化,让产业增效、资产增值、群众增收、干部增能。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922万元、村均106.5万元,65个村集体经济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百万村20个,宝丰村跻身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强。在南寨镇整合13村项目衔接资金2650万元,建成万吨冷库、分选车间,同步成立果品销售公司,项目联建、果品联销、全程联农,带动330名群众年人均工资收入3.3万元,预计该项目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000万元。到年底,全县百万村将增至26个、新增2个千万强村。创优标准服务,做特联农带农经济。依托公共实训基地,培育千阳苹果师傅、千阳奶山羊专家、千阳绣娘等“六大技能品牌”,257名“千阳苹果师傅”人均年收入超8万元、带动1.2万户果农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200名“千阳绣娘”带动1.2万名留守妇女人均增收3500元、年创收8600万元,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7.3%、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公共实训经验全国交流、全省现场会在千阳召开。

三、“三优”抓宜居,奋力塑造乡村建设新环境。规划“12320”城镇发展体系,着力构建以县城为枢纽、重点镇为支撑、特色村为节点的城乡发展布局,引领水电气路讯及物流向重点区域聚焦。聚焦完备度优设施。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以安全饮水为前提、产业布局为牵引,实施23.83亿元的全域治水项目33个,建成“七站一司”城乡一体化供水网,城乡集中供水覆盖率100%、农业主导产业用水保证率75%、均居全省前列,推进千河城区段、地建水生态修复等项目,形成生态水面39万平方米,彰显自然性、生态性、郊野性。织密交通一体化网络,完成国道344、文化路、燕伋大道、四大门户区提升改造,省道219、千陇南线、南关路等项目加快实施,平凉崇信经千阳至宝鸡高速、千高路改造等项目加力推进,建成省级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县。补齐供气一体化短板,成功引进华润燃气集团,强力实施天然气进园下乡入户工程,实现园区清洁能源全替代,正在持续扩大镇村供气面,预计年底供气量增长50%。聚焦便利度优服务。规划城区“11235”、镇区“一校一园”布局,推进3.2亿元的千阳中学迁建项目,按照省级示范高中标准,设置42个教学班、学位2100人;全市率先推行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进人事、职称、薪酬向农村学校倾斜,千阳职专跻身全省高水平示范校十强校,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建设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加速推进2.9亿元的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县中医院改建项目,建成后新增床位700张,村卫生室实现业务、财务、人员、报酬、药品“五个统一”。聚焦舒适度优人居。聚焦农村改厕、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探索形成“335”模式。推进垃圾处置无害化,坚持户分类、村收集、局转运、县处置,探索一次分类回购、二次集中填埋和高温热解三种模式,垃圾减量率95%以上。推进农村改厕科学化,坚持公厕户厕双管齐下,在旅游重点村、人口聚居区、产业示范村建成A级标准公厕、3A级旅游公厕、卫生公厕38座;推行粪尿分离、三格无害化、集中下水道收集“三种模式”改户厕,覆盖率95%。推进污水治理精准化,在8个城郊村、毗邻园区村推行纳入城镇污水管网模式、处理量占71.5%;在2个镇区移民安置点推行一体化处理模式、处理量占22.7%;55个村因地制宜推行小型人工湿地、生物氧化塘、综合利用三种模式、处理量占5.8%,污水有效治理率51%。

四、“三治”抓和美,奋力彰显乡村治理新风尚。强基固本促自治。强力推进党建引领“四型”社区建设,持续打通社区力量、两项经费、服务事项、网格治理等“六个堵点”,解决了居住在县城社区和农村集中安置点6.6万人网格、力量、服务事项难题。联利解难强德治。在全县集体经济50万元以上的村,推行村民积分制管理,设置发展产业、孝老亲邻、移风易俗等十项考评标准,按积分高低差异化确定并兑现集体经济分红。改革克堵彰法治。率先出台统筹镇级政法力量《六条措施》,镇政法委员高配,镇域“三长”担任镇平安建设小组副组长,赋权加大镇党委对镇域“三长”调整晋升权重,推动镇域重点工作、平安建设一体化。全面加强诉源治理,对农村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物业管理、欠薪欠资、土地承包、损害赔偿六类易发矛盾,实行“四单”管理,做到矛盾不上交、小事不拖大,2022年度平安建设满意度全省第一。

下一步,千阳县将认真落实省市“三个年”活动重大部署,学习兄弟县区先进经验,持续在重点项目支撑、现代农业富民、新型工业强县上下功夫,全力保障推进正大二期项目,创建全省苹果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