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落实“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要求,充分发挥林业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具体事项落实。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林长制工作推深走实。扎实开展“林长履职能力提升年”活动,坚决夯实县、镇、村、权责人四级林长属地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落细落实“五项工作制度”和“八项工作措施”,实现了全县101万亩林草资源管理高效能保护、多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专题召开林长制会议2次,发布总林长令2次,县级林长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4个,各级林长深入573个责任区开展巡林27485次,推动“五绿”见行见效,加速“林长制”向“林长治”转型升级。
(二)国土绿化美化扎实推进。主动融入“千万工程”,扎实开展国土绿化美化工作,不断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提升城乡人居环境。高标准实施“三北工程”、县城北坡塬面修复等项目建设,全年完成造林绿化2685亩,种花种草2300亩,草原生态修复2000亩,建成白杨区域栽培试验方50亩,重点部位栽植杨树等绿化苗木48.1万株,重点区域管护提升71公里,持续巩固“中国白杨之乡”成果。5月21日,国家林草局领导来千调研绿色千阳建设情况,对我县林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林业重点项目全面完成。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围绕全县“三个百亿”产业集群,在线审批谋划包装2024年项目40个,计划总投资2.7亿元。高标准实施完成欠发达国有林场森林康养基地巩固提升等中、省林业项目7个,总投资606万元。高质量完成林长制智慧云平台、核桃园提质增效等县列重点项目4个,总投资4800万元。召开林业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观摩活动暨重点工作推进会,调度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助推“夺争树”、固定资产、争资金争项目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同比稳步增长。
(四)林草资源管理持续加强。科学编制《千阳县森林防灭火规划(2024—2033年)》,严格落实《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扎实开展森林督查、林草湿荒普查、“清风”“护松”及林草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完成森林督查变化图斑外业调查及问题整改131个、林草湿荒地类对接图斑6263个、检验检疫产地苗木469.7亩、防治监测森林病虫害1万亩。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检查36场次,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未发现松材线虫病等疫情,全县殡葬领域没有发现违法使用林地现象。
(五)绿色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为载体,加快推进优质核桃、花椒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林麝、中蜂、虫草鸡等林下经济产业,培育壮大秦白杨、林木良种、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盘活国有苗圃资源利用,加速林业产业质效提升。提质增效核桃、花椒经济林0.3万亩,种植林下中药材500亩,指导新建核桃园6888亩,打造市级核桃示范园3个,引进发展优质核桃新品种8个,辐射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二、工作亮点
一是做实林草资源管护管理。以“林长制”为统领,高效运转林长制责任体系,压紧压实四级林长履行职责,把责任链延伸到组级,将管护责任到岗到人。全面运行“林长制智慧云平台”管理模式,不断优化提升“林长+”协同机制,联合县公安局、县检察院查处涉林案件7起,严厉打击和惩处了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有效提升了群众资源保护意识。2023年度,林长制市对县考核我县位列全市第一。
二是立足职责创新工作举措办实事。以保障群众利益为切口,聚焦山区野猪危害与群众秋粮增收难点,与县政协部分委员及镇村干部开展消除野生动物危害确保秋粮稳产增收微协商座谈会,共同协商研讨野猪等野生动物危害防控思路和办法。积极引导群众联控联防、自愿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公司提高赔付比率、政府购买野动致害救助险等措施在秋粮增收与野动保护上取得双赢。同时,主动为全县各镇村发放野猪驱兽器100套,设置狩猎围栏1处,有效防御野猪等野生动物危害,降低群众农作物经济损失,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三是构建多元化生态产能布局。积极探索发展林业碳汇等新兴产业,不断扩充林草资源生态产能。高质量实施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建设项目,修建林下(林荫)步道1200m,改造康养小木屋7个,为打造生态康旅奠定基石。不断发展壮大林下经济,年内出栏虫草鸡6500只、出售虫草蛋2.5万枚,代养林麝145只,发展中蜂家庭蜂场108户、产值超过1000万元。
四是积极争创省级表彰及荣誉。2024年5月,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被陕西省平安景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表彰为“陕西省平安景区”;2024年10月,千阳县千湖生态旅游景区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表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2024年,我局生态环境保护具体事项落实情况整体良好,但还存在林草资源宣传不到位,部分群众保护意识不强,毁林开垦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没有完全得到杜绝;执法队伍力量薄弱,专业执法人才匮乏,行政执法工作难度大的短板和不足。
下一步,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深化拓展“四年活动”为抓手,高位统筹谋划,多措加压奋进,全力以赴稳增长、抓项目、争资金、优服务、提质效,做大做强做活“五绿”文章,高质量推进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坚持生态优先,以“靓底色”为目标促进绿色发展。坚持把生态保护和生态质量提升放在首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精准实施“三化一片林”森林乡村建设项目,为千万示范村打造精品村道。完成森林植被绿化恢复350亩、冯坊河流域治理134亩,栽植秦白杨、国槐等苗木5.8万株,主干道林木抚育提质改造管护61公里,持续巩固“中国白杨之乡”成果。
(二)坚持改革创新,以“高驱动”为牵引保护林草资源。全面提升林长制四级林长履职效能,规范和制度化运行体制机制,凝聚林草资源保护发展合力,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0.9‰,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2‰以内。不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下放林业行政职权交由7镇实行综合执法,一体化管控好、发展好林草资源。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释放林地发展活力,全面提升生态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