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即将来临,各大电商平台和线下商场纷纷加大促销力度,消费者在享受价格优惠的同时,也应注意防范虚假宣传、质量低劣、不正当竞争、商品假冒侵权、虚构“原价”、定金误导等促销陷阱。千阳县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双十一”消费谨记以下6点,谨防购物“踩雷”。
一、网络消费需理性
购买前对商品进行必要的了解,不要被低价所迷惑。可借助比对工具对各网站的商品进行对比,查看商品参数、相关说明及买家评价。对降价、清仓、最低价等优惠打折的商品要认真辨别、仔细对比,核实优惠折扣的真实性,避免被虚假打折行为蒙骗。在关注商品促销信息的同时,还要了解打折促销活动的条件和规则,以及售后服务条款。
二、正规电商是首选
消费者应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信誉度等级较高、口碑较好、交易量大、消费者评价较高的正规电商,对线上平台的“良心”货不要轻信。规范的网络交易平台会在其首页醒目位置公开网络标识、营业执照等信息。
三、交易安全要重视
消费者切忌在没有任何资质认证的网站下单,更不要轻信以各种理由要求直接转账至私人账户或点击卖家通过QQ、微信等发付款链接的页面及扫二维码等付款方式,这将会脱离正规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存在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最好选择有第三方担保的购物平台付款,或者与卖家协商货到付款。在签收快递物品时,务必开箱验货,发现问题应当面拒签。对于已签收的物品,要对相关消费凭证和必要的包装进行保留,作为后续维权的证据,并做好外包装的妥善处置,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四、预付定金要谨慎
消费者应注意了解商家制定的打折规则、红包使用规则,个别商家故意混淆“定金”与“订金”概念,设置花样繁多的预售模式,误导消费者交付不可退还的定金。消费者要事先与商家沟通,了解定金、订金的法律责任,对于预付定金的商品,要谨慎下单。建议消费者在缴纳“预售定金”前要详细了解营销活动细则,并注意留存营销活动页面和商家承诺页面截图等资料,不要未看清规则,随意下单。
五、鲜活类商品请谨慎买
慎买保质期较短的鲜活类商品。“双十一”既是网购高峰期,也是物流的高峰期,购买时要做好快递派送时间延迟的心理准备,避免因快递不快,造成商品成“废品”。
六、消费凭证要保留
交易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网络购物证据,如聊天记录、购物记录、购物页面截屏、购物票据凭证、快递单、发货送货单等,一旦出现消费纠纷,及时向商家协商处理。网络购物出现纠纷,应及时联系网店进行处理,如无法达成一致,再向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投诉。如仍无法达成和解,可及时拨打12315热线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