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突发事件——千阳县张家塬供水管理站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发布时间: 2020-12-12 09:23:01

一、编制目的

为做好我站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指导和规范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提高防范能力。

二、编制原则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实行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减轻突发事件对饮用水源的污染和危害,减少国家财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

三、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陕西省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

四、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一)、成立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澎峰

副组长:张保杰

成员:李文斌陈国强蒲永丽刘宏茹

(二)、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县政府、水利局制定的《千阳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本单位《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健全抢险组织机构,成立专业应急抢险队伍,配备完善的抢险设备、交通工具。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事件现场进行先期应急处置

2、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情况,执行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领导的指示、命令。

3、收集、掌握、发布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的有关信息,决定采取重大应急处置措施。

4、负责指挥、调度、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5、决定对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现场进行封闭和对交通实行管制等强制性措施。

五、应急响应

(一)、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处理

当发现或接到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报告后,应立即上报污染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派成员进行调查确认,对灾害进行评估、组织人员开展事故现场处理,并按照规定向主管部门报告。

(二)、水源处理不能达标的应急处理

如遇大暴雨和特大暴雨,水源水质急剧恶化,处理工艺不能处理达标时,采取以下紧急预案:

1、立即关闭供水阀门,通知用水户停止用水;

2、立即对源水进行采样分析;

3、及时启动备用水源开始供水;

4、待源水水质恢复正常后,再开阀门供水。

(三)、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后期评估及其应急保障

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结束后,在政府的领导下,组织人员对突发供水事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把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报告县政府。

(四)、应急报道

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发生后,通过电视、广播公开发布供水安全事故的发生、救治方案、现场事故情况,解除社会公众的恐慌,争取社会公众的支援。

(五)、应急结束

事故得到控制后,向主管部门请示,解除应急响应,经批示同意后,宣布应急响应的结束。

六、处置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按照单位职责,明确内部各班组的职责及工作程序,有效地处置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性事件所产生的危害和影响,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供水安全。

(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以安全供水为主体,统筹安排各班组安保工作任务,加强各班组的协调与合作。在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安全预防工作。上级各有关部门应视情况给予协调、指导、技术支持或组织力量全力支援。

(三)、快速反应,高效处置。采取强化政府监管、企业规范经营相结合的长效管理原则。根据水质突发性事件影响人口、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确定不同级别的情况报告。

七、处置措施

(一)迅速判明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及时掌握上报相关信息

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发生后,现场人(目击者,单位或个人)有责任和义务立即向单位饮用水源保护区突发污染事件处理领导小组负责人报告,领导小组接报后,立即指令相关部门前往现场初步确认事件性质,同时立即向千阳县水利局报告,必要时可越级上报。

(二)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开展现场处置

领导小组在上报的同时,应立即通知小组成员召开一次会议,宣布启动预案,通报事件情况,了解并核实有关事件和应急情况,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和范围,指导发生地单位采取果断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迅速组成前方指挥组,赴现场参与处置行动。

(三)迅速开展事件处置,及时控制事态发展

领导小组按事件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时间,提出相应的抢险、抢修、临时供水等建议方案,上报有关部门,并成立现场工作组赴现场协助、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1、服从上级统一部署和指挥,了解掌握事件情况,调查处理等事宜,并及时报告事态趋势及状况。

2、协助公安部门保护现场、维护现场秩序,妥善保管有关物证,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和收集证据。

3、根据水污染程度,采取相应停水措施,全力开展供水恢复工作,并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理临时供水问题。

4、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外宣传解释工作,及时消除影响,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