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千阳:“1234”工作法助推“高效办成一件事”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 2024-08-22 10:00:11

今年以来,千阳县围绕“高效”和“办成”的目标要求,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聚焦企业和群众实际“办事”需求,推行“1234”工作法,全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了政务服务的提档升级。今年以来共办理集成改革事项1949件,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一、“1”个中心集聚政务服务资源

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按照“一门一网一次”改革要求,整合政务中心和市民中心两个办事大厅,将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伤登记等499项业务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38个窗口集中办理,实现了一窗受理、一站办理、一次办好。

二、“2”个平台畅通政务服务渠道

(一)线上推行“一网通办”。对于可网办的事项,积极构建线上办理渠道,依托陕西省政务服务平台和“千阳政务”微信公众号,实现线上申请,实时进度查询、在线审批和电子证书发放,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办”水平。

(二)线下提供专窗办理。在千阳县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一件事一下办专区、工程建设项目服务专区、一业一证改革专区三大专区,企业群众按照申请的业态在相对应的专窗提出申请,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办理、统一发证”的新模式,为经营主体办事提供便利,实现“一次办好”,真正实现“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线上线下两种流程相辅相成,无论企业或个人选择何种方式办理业务,都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

三、“3”项机制提质政务服务效能

(一)统筹协调机制。制定全县集成改革工作方案,明确13个事项的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的各自职责,整合审批事项,归并办事材料,制定相关事项《一件事申请表》,掌握“一件事一次办”线上线下办理流程,推进数据共享应用。

(二)集成服务机制。持续优化审批集成服务,拓展“一件事”主题服务场景,梳理出14项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业经营业态,重塑流程,集成联办,把“一揽子事”变成企业群众眼中的“一件事”,大幅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办事体验感。

(三)帮办代办机制。健全线上线下帮办代办体系,设置帮办代办专岗,配备帮办代办服务专员,市场主体准入准营、项目建设关联事项,申请人只需提供基本材料,帮办代办员指导网上申报、表格填写、材料完善等相关工作,确保企业群众办事无忧。

四、“4”项举措推动政务事项高效办成

(一)开展“无感”续证便民服务。在商事登记领域通过证照到期温馨提醒、提前上门征询意见、全程开展帮办代办,送证上门暖心服务等措施,变“坐等审批”为“主动服务”,实现市场主体续证“零申请、零材料、零跑路”,共办理业务457件。

(二)开展“踏勘即发证”审批服务。针对偏远乡镇群众办证“跑多次”问题,以食品类许可事项为切入点,通过整合业务环节,将原有的受理、踏勘等多个环节整合为由工作人员携带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上门办公一个环节,让企业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拿到食品类经营许可证,用快审快办的服务让市场主体降本增效、省心省力。截至目前,已前往3个乡镇开展“踏勘即发证”审批服务20场次。

(三)开展“一业一证”综合服务。在药品零售、商超、人力资源服务、民办幼儿园等行业,探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制发“行业综合许可证”,实现市场主体“一证准营”,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便利,真正做到了减证便民、利企惠商,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目前,已为51户市场主体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

(四)开展政务服务满意度回访服务。针对现场勘验事项,创新开展政务服务满意度调查回访,全面了解企业群众对现场踏勘人员的服务态度、廉洁自律、办事效率等方面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以回访促提升,持续优化办事流程,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今年以来,共开展满意度调查回访47场次,企业群众满意度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