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政发〔2016〕31号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双管”单位:
《千阳县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千阳县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15日
千阳县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实 施 方 案
根据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2016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申报工作的通知》和宝市电商函〔2016〕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四化同步”、脱贫攻坚战略部署为统领,围绕示范县创建“核心目标”,实施服务体系、物流配送、站点建设、质量保障、人才培训“五大工程”,建立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宣传引导、资金管理、考核奖惩“五项机制”,引领电子商务在农村广泛应用,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促进千阳地域名品卖全省、卖全国,破解农村流通“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瓶颈制约,奋力打造“关天”经济区生态产品电商交易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电商之星。
二、发展目标
到2017年底,①建成1个电商产业园、2个县级服务中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县域特色产品大数据和虚拟网货中心)。②建设5个镇级服务站、50个以上村级服务点,发展100户电商企业、100户物流快递企业、1000户淘宝店,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基本建成。③引进5-10户第三方电商平台服务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带动培育年销售5000万元以上的电商企业1户、2000万元以上的2户,争创1-2户省级电商示范企业、2-3户市级示范企业。④包装培育6-10个特色品牌,培训电商人才5000人次以上,推动万人电商创业行动深入开展,实现电商交易额2亿元。
三、重点任务
(一)建立千阳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1.建设内容:通过租赁方式建设千阳县电子商务产业园。①形象展厅。包括综合宣传区、电商展销区、特色产品展示区等。②办公区域。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洽谈中心、培训中心、创客中心、虚拟网货购销中心等。③电商孵化基地。④建设电商政策资讯系统、中小企业服务子平台、统计分析管理系统。
2.运营管理:运用市场化手段,引进1户有能力、有经验、有行业优势的电商运营公司托管电商产业园,实行有偿化、规范化运营管理服务。
3.资金安排: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补贴总金额不超过880万元。其中,电子商务产业园租赁费用300万元、建设补贴不超过180万元,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补贴及电商运营公司托管产业园费用(包括产业园物业费、水电费、运营费和运营公司驻园管理人员工资、管理费用等)补贴不超过400万元。
(二)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1.建设内容:①县级物流快递仓储中心。包括办公区、库房、分拣车间等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平台建设,运营后将满足货物的储存、包装、冷链、配送等一体化需要。重点在政府引导下促进本地物流服务商聚集抱团发展,实现统一配送、小规模跨区域转包服务等。②镇级中转站。规划建设3—5个镇级中转站,原则上与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合并建设,打造成镇村物流服务示范窗口。③村级物流服务站。规划建设50个以上重点村级物流服务站,与村级服务网点合并建设。④物流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物流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发布、查询和资源共享功能。
2.资金安排:由社会企业投入,对企业建设仓储物流中心、物流服务站点、物流及配送能力提升和农村物流费用予以补贴,整个物流体系建设总投入1650万元,项目补贴资金最高不超过600万元。
(三)镇村服务站点建设
1.建设内容:规划建设5个镇级服务站、50个以上村级服务点。
2.资金安排:项目建设补贴金额整体不超过130万元,其中每个镇级服务站补贴不超过5万元,村级服务点补贴不超过2万元。
(四)品牌培育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建设内容:①品牌体系建设及宣传。重点实施苹果、核桃、桃花米、透心红胡萝卜、高山玉米、飞天羊奶粉、刺绣等地域名品品牌化战略,以安全、健康等关键词对产品进行品牌定位,大打绿色、有机、无公害“生态牌”,申请注册产品商标。整体品牌策划、设计,主要依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品牌策划营销,重点包装培育1-2个核心品牌,打造整齐划一的全网络多渠道销售体系。在整体包装、文案设计中突出千阳特色和文化底蕴,设计大、中、小包装规格,划定高、中、低档价格,全网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授权。采取搜索引擎推广、链接推广、软文推广、门户网站推广、微信微博等媒体网络平台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宣传推介。②品牌质量和标准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溯源体系)。引进第三方电商服务企业,建设品牌质量和标准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健全和规范质量标准化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推动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促进放心消费。利用技术手段使生产流通的每个环节做到质量有保证、产品有标准,通过二维码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段,整合已有农业物联网监控体系,坚持可扩充、可识别、便于追溯的原则,为每一个参与主体设立一个追溯的识别码,并进行备案登记。
2.资金安排:品牌建设补贴不超80万元、品牌宣传补贴不超120万元、溯源体系建设补贴不超50万元。
(五)人才培训
1.培训目标:委托第三方培训机构有计划地组织政府公职人员、企业经营者、农民、大学生参与电子商务运营、操作等培训,全县累计培训5000人次以上。
2.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制定不同培训课程。结合县电商发展水平等因素,每年开展2-3次高端论坛,计划前期主要开展5个层次系统化培训。①网店创业入门培训。组织城乡青年、退伍军人、下岗职工等开展电子商务操作技能和创业技能等入门培训2000人。②农民、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培训。组织待业大学生、返乡青年、农民普及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开展电子商务操作技能和创业技能培训,培养电子商务创业人员1000人。③贫困村人员电子商务技能培训。面向贫困镇村贫困人员开展专项电子商务操作技能和创业技能培训,分享农业、旅游电子商务成功案例,推广农村电子商务,培训500人。④网商精英岗位提升培训。培训提升全县网店经营者专项技能,包括客服、美工、推广三个方面,共500人。⑤政府及传统企业电子商务转型培训。面向各镇、县级单位干部职工、传统企业管理人员等,普及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加速传统企业电子商务转型建设,共1000人。
3.资金安排:培训进行全额补贴,整体补贴费用不超过150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工信局局长冯斌锁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财政局副局长姚孝贤同志、扶贫办副主任尚宏斌同志、电商办负责人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整体规划、政策制定、综合协调以及绩效评估等工作。
(二)加大政策扶持。制定出台促进通信、金融与农村流通信息化、电子商务互相支持、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适应农村流通信息化、电子商务发展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出台奖扶办法,采取以奖代补、专项补助等形式,加大对示范企业及项目建设的扶持补贴力度。
(三)扩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各级干部的宣传、教育、培训。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大力宣传创建工作各项举措。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作用,举办形式多样的研讨会、座谈会、电商讲座等活动,营造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强化资金管理。县财政要加强对大额专项资金使用跟踪、监控,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及时对重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建设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坚持项目公开、政策公开、补助标准公开、办事程序公开,主动接受各级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五)完善考评机制。建立电子商务基本单位名录库和统计体系,按照国家统一的报表制度组织实施统计业务工作,进行全程监测和系统分析。完善发展电子商务工作考评机制,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纳入各镇、部门年度目标考核范畴,刚性考评,重奖重罚。两办督查室、监察、工信、财政等部门要对各项计划目标落实、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经常性督促检查,定期通报,搞好绩效评估,推动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一举达标。
附:项目资金投入概算分配表
项目资金投入概算分配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项目内容 |
计划投资 |
补贴 比例 |
最高补 贴限额 |
1 |
电商产业园建设 |
480 |
100% |
480 |
2 |
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
150 |
100% |
150 |
3 |
电商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运营托管 |
245 |
100% |
245 |
4 |
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
1000 |
30% |
300 |
5 |
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
540 |
30% |
300 |
6 |
镇村服务站点建设 |
125 |
100% |
125 |
7 |
品牌体系建设 |
270 |
30% |
80 |
8 |
溯源体系建设 |
165 |
30% |
50 |
9 |
电子商务基础培训 |
60 |
100% |
60 |
10 |
电子商务创就业及提升培训 |
90 |
100% |
90 |
11 |
品牌宣传 |
120 |
100% |
120 |
合计 |
3245 |
— |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