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下旬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全县旱情持续升级,整体呈现中旱,局部加重态势,全县农田出现不同程度缺水,在田作物生长受阻。
一是统筹研判指挥。县委、县政府3次召开会议,分析研判旱情形势,科学调度抗旱资源,确保抗旱工作有序推进。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组织会商研判,将抗旱应急响应由四级提升至三级,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县春季抗旱灌溉工作的紧急通知》,发布抗旱倡议书和抗旱工作导引,号召全县干部群众节约用水、支援抗旱、共渡难关。实行抗旱日报告制度,落实县级领导包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责任制,全力保障人畜饮水、首位产业、粮食稳产。二是统筹水资源调配。对全县水源进行统一调度,科学制定用水计划,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合理调配农业灌溉用水。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对千丰渠、郝柳、大沟、夜叉木、桐花庄五大自流灌区灌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对确有水源应灌未灌的田块及时浇足保命水。三是统筹水利设施。启动13座水库、36眼机井、15处泵站、投入移动设施设备100余台套,协助镇村启动灌溉设施,加快灌溉进度和渠道清淤。在重点产粮区和果业基地实施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截至目前,全县灌溉麦油和经济作物5.25万亩,绿化苗木6000余株。四是统筹技术服务。全面开展抗旱灌溉技术服务和春季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工作。坚持每周开展1-2次小麦苗情、病虫情、土壤墒情监测。组织成立7支抗旱服务队60余名技术人员到镇、到村组、到田间地头开展小麦春管技术培训宣传。落实电价补贴政策,切实搞好电力供应和服务保障工作,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抗旱设备不足等实际困难17件次。五是统筹当前与长远。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多,组织群众投入灌溉工作困难相对较大实际,组织发动机关和村组干部1437人投入抗旱灌溉一线。启动抽冯济大、抽冯济崔、提水上塬四库联通储水工作。制定高崖、崔家头、南湾岭水源短缺地补水方案,做足抗大旱、救大灾长期准备。六是统筹抗旱减灾。加强雨情水情墒情监测预警,结合气象条件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准备。第一时间统计小麦、油菜、苹果、蔬菜受旱灾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准确测算上报经济损失,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支持,力争把灾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