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部门动态

【千阳县应急管理局】“五保一防十八条硬措施”全力应对极端干旱天气

来源:千阳县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5-22 14:43

截至目前,千阳县已逾100天无有效降雨,且常伴大风沙尘天气,形成冬春夏三季连旱,全县春播春管、夏粮生产、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受到极大威胁。为有效应对极端干旱天气,全县上下积极开展“五保一防”,落实十八条“硬措施”,分级管控,有效应对,全力将旱情损失降到最低。

一保人畜饮水。全力储备地表水。实施千丰渠引水,抽冯济大、引冯济崔、草碧提水上塬等引提调水工程措施补水,减少水库放水量,保障现有地表人畜饮水储备。优先启用地下水。实施下泄生态流量收集利用,加大地下水水源井抽取补充人畜饮用水需求,充分发挥县城6眼备用深机井的作用,切实筑牢城区供水水源的安全基础。全民节约用水。党政机关带头,“量水而行”,杜绝长流水和跑、冒、滴、漏。城市绿化、道路降尘、景观水体等生态用水优先使用再生水。严禁使用人饮水进行道路冲洗、绿化浇灌。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将饮用水源用于非常规生活用途。全民行动,践行一水多用,厨房节约一盆水、浴室节约一缸水、洗衣节约一桶水,真正做到节水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万众一心誓夺抗旱新胜利。

二保粮食安全。科学抗旱灌溉。采取‌小水轻浇,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避免大水漫灌。结合灌水,追施有机肥,促进籽粒形成,延长灌浆时间。结合小麦“一喷三防”、无人机叶面喷施,抗旱稳粒。以秋补夏保粮。对有灌溉条件的田块造墒播种、播后补墒,对无灌溉条件的以墒定播、以播种。对夏播玉米采用机械精量免耕硬茬直播技术,加大播种量,提高保苗数。对一年一熟春播区,选择生育期短的玉米品种或耐旱性强的豆类、杂粮等秋粮作物,确保应播尽播。降低机收损失。选择能适应较低作物高度的联合收割机,减少籽粒破碎和杂质含量,降低小麦损失。对机器收割有难度的地块组织人工进行收割,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三保主导产业。加强果园灌溉。及时修复灌溉设施、购置灌溉设备,对有灌溉条件的果园,充分利用滴管、渗灌、喷施肥水等方法,扩大灌溉面积。对无灌溉条件的果园,以拉水穴灌为主灌溉。落实保墒措施。充分利用秸秆、杂草、地布等覆盖保墒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及时刈割果园杂草,覆盖树盘,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树体抗性。抓住早晚有利时机,全园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营养液,促进幼果发育,适时喷布药物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合理疏果定果、控制负载量、减少养分消耗,保证果实生长的养分和水分需求。

四保生态绿化。采用抗旱技术。选用根系好、抗性强的良种苗木,采用生根粉、保水剂开展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合理利用中水资源“错峰灌溉”,对新栽幼树、苗圃地及其他绿化苗木浇水灌溉,缓解树木缺水问题。落实防护措施。对新栽幼树搭建遮阴网、喷施蒸腾剂,抑制水分蒸发;对树干采用缠干、涂白等措施,防止日灼;对树盘覆盖农膜或秸秆,保墒增温,促进树木生长。加强树体管理。对新栽幼树进行合理修枝、摘叶,减少蒸发量。同时对树体开展叶面喷施微量元素和农药,补充树体营养,防治病虫害。

五保基本民生。开展摸底排查。深入村组排查摸底,全面掌握群众生活和饮水情况。聚焦低收入等重灾家庭,逐户排查,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监测对象,建立台账,多措并举开展帮扶。落实民生政策。开辟临时救助“绿色通道”,优化简化救助审核确认程序,加快救助事项申请办理和救助资金发放速度,对因旱情造成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积极实施“先行救助”,保障特殊对象的日常生活。灵活救助方式。定期回访掌握受灾群众生活状况变化,根据受灾群众的实际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救助方式。

六防旱涝急转。加密监测预警。加密雨情、水情、墒情、旱情实时动态监测和会商频次,一旦监测到旱涝急转迹象,立即叫应每一户、每一人。加强物资储备。储备充足的沙袋、水泵、发电机、雨衣、雨鞋、救生衣、饮用水、食品。同时,加强物资调配管理,确保拿得出、用得上。拉动应急队伍。各镇组建不少于10人的半专业抢险队伍,各村组建不少于30人抢险队伍,汛前开展不少于1次的防汛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