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部门动态

【县文化和旅游局】陕西刺绣齐展颜 非遗文化放光彩

来源:千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5-09-28 15:02

金秋有约,精品刺绣相约千阳。传承文化,布上非遗艳惊四方。9月25日,由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千阳县承办的“黄河记忆”非遗大展全省非遗刺绣赋能乡村振兴交流发展大会,在千阳县文化艺术中心开幕。

本次活动以“人民非遗、人民共享”为核心理念,为黄河流域非遗刺绣传承赋能,奏响传统工艺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吸引了省内外50多家非遗保护中心、刺绣工坊代表、中国四大名绣代表企业参会。

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为千阳县王家大肉泡、秦娘剪纸等10家非遗工坊授予关中文化(宝鸡)生态保护区示范单位。来自全省的3家刺绣工坊、3家非遗保护中心代表,围绕“非遗创新发展”“传统技艺赋能乡村振兴”两大主题分享实践经验,展示“工坊+农户”模式带动村民增收的丰硕成果、非遗文创与旅游市场结合的创新路径。受邀与会专家现场点评,充分肯定各地创新经验,并对非遗刺绣可持续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参会者带来深度启发,推动非遗刺绣打破地域限制,促进各地技艺互鉴、资源整合,推进传统工艺从“小众传承”走向“大众共享”。 

当天下午,西安石油大学肖雪峰教授,从历史脉络、技艺特点到现代传承路径,为参会者解析非遗刺绣的文化价值与发展方向,做了《非遗刺绣技艺保护与传承》专题讲座;西安市非遗创意品牌颜蔓竹创始人颜睿老师,就非遗文化创新策展与文创研发工作做了《刺绣现代生活的多种可能》讲座。会上,与会刺绣工坊和企业采取不同形式,广泛开展产品宣传推介,千阳5家刺绣企业与10家刺绣营销机构签约刺绣营销合同200多万元,助力非遗技艺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推动刺绣非遗技艺走向更广消费市场。此外,千阳县还与西安美术学院、陕西工程大学等省内5所高校,达成非遗创新开发合作意向,后续将借力高校力量,加强校地合作,共同深耕陕西刺绣产业传承创新,实现文化传脉、文化育人、文化就业、文化传声。

近年来,千阳县把非遗刺绣作为重大文化事业、重要文化产业、重点民生工程,建成西秦刺绣产业园、闫家村西秦刺绣第一村,培育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1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5人、省市县级非遗传承人14人,“千阳绣娘”成为全国驰名劳务品牌,西秦刺绣产业园成为全省传统文化研学基地。培育刺绣合作社21个、专业村11个,机绣手绣产品达到500余种,年销量680余万件、产值8600万元。1.2万农村妇女创业不离家、人均增收4000多元,有效解决了留守妇女创业增收、留守儿童心智健康、留守老人赡养照料“三留守”难题。千阳刺绣产业经验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

作为大会举办地,千阳县依托“丝路果乡、绣美千阳”的文化定位,不仅为活动提供了优质平台,更推出“游、住、吃、购” 全维度旅游体验,邀请各界人士走进这座《诗经》中“蒹葭苍苍”的小城,感受其独特的山水人文风情,让“绣美千阳”品牌焕发更强活力,助力黄河文化通过传统工艺在新时代实现活态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