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城关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中央《政法条例》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四年”活动,深学笃行“六条举措”,狠抓基层社会治理、综治中心和平安建设等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为谱写千阳“首善之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保障。
坚持探索创新,开创镇级政法工作新局面
一是坚持政法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政法综治工作例会,镇级政法单位和各村(社区)党组织工作汇报,研判分析社会治安稳定形势,化解风险问题,修订完善镇级政法单位积分制考核办法,形成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镇级政法单位的工作合力,强力推进镇级政法工作顺畅运转,高效落实。二是织牢基层治理综治网格,下派8名公安干警到村(社区)担任支部副书记、法治指导员,用活“平安宝鸡APP”,持续健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四级网格”体系,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三级网络”体系,580名镇村组三级干部和社区干部全员进“网格”,人人都是“平安志愿者”,参与普法宣传、矛盾纠纷隐患排查等工作,共同编织起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综治网格。三是着力提升平安建设水平。集中开展平安建设宣传启动仪式,组装宣传车,各村、社区开通电子屏、大喇叭等开展以“九率一度”宣传、防电信诈骗、规范养犬、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组织村组社区干部、民警、网格员及志愿者进楼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法律援助,极大提高居民群众法治意识和参与平安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率,近两年,全市平安建设“九率一度”测评我镇社会治安满意率均达99.85%,创历史新高。
强化法治思维,实现依法履职水平新跨越
一是持续学法。常态化邀请司法局工作人员、法律顾问等对机关、村组(社区)干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常用法律法规培训,引导干部积极参加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不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二是善于用法。坚持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凡是重大事项,坚持事前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邀请法律顾问提前介入,努力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最大程度保护村组和群众合法权益。三是全面普法。结合“八五”普法、“4.15”国家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活动,深入村组、楼院等重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宣传,引导群众知法、尊法、守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落实“六类四单”,蹚出矛盾纠纷调处新路子
一是坚持排查到位。制作城关镇“六类四单”工作法公示牌,在14个村(社区)挂牌上墙,关口前移排查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和物业管理等“六类”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截至目前共计排查信息70余条,调解矛盾纠纷59件(次),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二是坚持处置到位。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新时代警民之家作用,对合理诉求化解到位、不合理诉求解释到位、困难群众帮扶到位,对难以调处需要启用司法程序的,提供法律援助引导通过司法途径化解,将信访隐患、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坚持依法调处。在化解工作中,落实矛盾纠纷的排查、研判、调解、回访“四单”工作法,坚持法律服务全程跟进,构建了流程化、清单化、责任化的矛盾纠纷防范化解工作闭环,有效提升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质效。
强化监管举措,形成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是常态化走访矫正对象。对全镇9名社区矫正人员定期进行走访排查,对于影响社区矫正监管安全稳定的因素,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防患于未然,全年未发生矫正人员不稳定事件。二是全面开展治安巡逻。各村(社区)网格员开展十户联防、邻里守望和治安巡防,坚决防范“纠转民、民转刑、治转刑”案件的发生。三是抓好特殊人群管理。与全镇60名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签订监护协议,落实监护人职责,镇村社区干部每日严密关注其行动,实时掌握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最新情况,形成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新格局。
下一步,城关镇将继续认真落实县委《六条举措》和易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六类四单”工作法,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首善之区和法治首善之区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