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上八下”防汛关键时期,崔家头镇树牢“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意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冲锋在前,以最严纪律、最实作风、最硬担当,坚决筑牢防汛“安全堤”。崔家头镇斜道巷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常红卫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义务,为全镇党员干部作出表率。
7月22日深夜突降暴雨,前期虽然对即将到来的汛情做足了准备工作,但雨势迅猛,常红卫第一时间联系前期成立的应急队成员,冒着大雨,拿着手电筒和小喇叭到重点户家中排查险情,由于是深夜,群众都已休息,但本着“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原则,常红卫逐户敲门、打电话、用小喇叭喊,千方百计动员前期摸排的重点户做到应撤尽撤。
低保户闫红江居住在东沟组的一处山洼内,村委会两次上门安排撤离都没有成功,常红卫得知后,立即驾驶车辆前往附近,又步行过一段泥泞道路到达闫红江家中。他立即检查住房及周边环境,判断闫红江住房所处的土崖有滑坡风险,详细解释滑坡风险和隐患,又耐心了解闫红江顾虑。原来闫红江家中养殖奶山羊11只,他担心自己撤离到安置点,家中牲畜无法饲喂。了解到这一情况,常红卫立即组织村干部,及时将11只羊转移至远离土崖的临时圈舍,又承诺夜晚转移后会随时关注山洼情况,白天风险较小时可以接送他喂养牲畜,这才打消闫红江顾虑,跟随防汛人员来到位于崔家头镇驻地的安置点。此次汛情共转移了10户15人(5户8人转移至镇保障房,1户1人转移至村委会,4户6人投亲靠友),完成了“应转尽转、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任务。转移完最后一户,常红卫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安置人员生活物资的准备之中,当天协调购买了充足的方便面、饮用水等生活必备物资,让转移群众住得安、住得稳,安全度过此次险情。
在安置群众的间隙,常红卫接到电话,西庄组的闫婆婆和儿媳因生活琐事产生了小摩擦,冒雨在外回不了家,找到村委会避雨,常红卫一看雨势这么大,赶紧将安置任务交给应急队的成员,冒雨返回村委会协调婆媳关系。常红卫不仅是一位副书记、村主任,更是一位值得信赖的老党员,他对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了如指掌,听了闫婆婆的讲述,他及时联系了她的家人,苦口婆心劝解其儿媳一番,摆事实、讲道理,把闫婆婆送回家中,看着她们和颜悦色这才放心地往出走,继续投入到防汛安置巡查工作去。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们村干部要先带头,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闻汛而动。”常红卫带领村干部和抢险队成员继续巡村、巡堤、检查水库、挨家挨户上门宣传防汛政策,用实际行动守护斜道巷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