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碧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3443”工作模式,构建了“警民一家亲”的新时代和谐警民关系,形成了基层社会治理强大合力,多元共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切实做到“四个及时”“两个得到”,有效破解了基层社会治理难题,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绘就了基层善治好“枫”景。
一是整合“三个要素”建平台。按照“重点创、全面建”的要求,坚持“阵地、力量、设施”三个整合,切实筑牢基层治理保障基础。整合功能阵地。高标准规范化建设镇综治中心和罗家店村综治中心,配套建成“新时代警民之家”法律服务平台、“民风说事屋”品牌调解室、“关心关爱”回访暖心室、警民和谐“警务室”,打造了一体化法治服务新平台;整合工作力量。统筹45名公、检、法、司政法专业力量,进驻“新时代警民之家”并下沉至村组74个网格。整合28名村级调解能手、165名法律明白人、173名网格员进驻综治中心,组建村级群防群治综合性应急处置队伍10支,打造了一支多元化的调解队伍;整合设施资源。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手段,安装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探头211个、服务终端2个,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全镇矛盾纠纷发现率由5%升至20%,有力有效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二是做优“四项服务”促运行。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优开门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集中服务等“四项服务”,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做优“开门服务”答好疑问。保持新时代警民之家公共法律自助终端服务设备常态运行,政法单位工作力量坚持一线工作,认真记录来访群众的综治问题,耐心解答法律疑问,让群众有问而来、满意而归。做优“上门服务”解决矛盾。镇村调解队伍联合,每周进村入户调处矛盾,调解前“普法”宣传到位,调解时“情理法”交融互促,调解后“回访”关心关爱,切实达到“事心双解”,避免“重复访”;做优“预约服务”破好难题。针对群众急难复杂、当面不能解决的矛盾,灵活运用“六类四单”精准甄别,群众根据自己的矛盾纠纷类型选择并预约,在处置事件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极大提高了事项化解的成功率;做优“集中服务”普好法律。在重点时间节点,采取法律讲座、现场咨询、案例宣讲等方式,开展“警民互动日”活动,宣讲普及涉农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群众法治意识。
三是用好“四把钥匙”提效能。充分发挥镇综治中心、驻镇政法单位、镇职能站办、村级自治组织协同联动作用,用好用活村规民约、议事规则、矛盾化解、法治建设等四把钥匙,着力提升基层治理工作效能。用好村规民约。充分发挥“一约四会”德治教化作用,依照村规民约,实行积分制管理,张榜亮分、评先奖优,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用好议事规则。创新建立“海峰说事屋”等调解平台,开展村民说事议事、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政策宣传等工作,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用好网格管理。实行“网格员日走访发现,网格长周入户排查,政法干警周普法调解,新时代警民之家月研判回访”工作模式,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用好政法力量。有效整合驻镇政法人力、物力等资源,坚持驻镇政法单位与镇党委工作同频共振,合力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有效促进基层治理工作落地落实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