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各镇动态

【张家塬镇】探索“产业赋能+治理反哺”“双轮”驱动模式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来源:千阳县张家塬镇 发布时间:2025-04-03 14:47

张家塬镇是千阳县的苹果大镇、产业强镇。近年来,为破解群众参与村级事务难、陈规陋习根除难、治理效能巩固难“三难”问题,始终坚持把集体经济增收、乡村治理提效作为乡村振兴争优、和美乡村增色的“两大”抓手,硬实力“出击”、软实力“突破”,走出了一条以“产业赋能+治理反哺”双轮驱动模式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先后荣获全国美丽乡村特色旅游镇、全省乡村治理示范镇、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示范镇等中省荣誉。

“红苹果”提品质 ,“大产业”促发展

 落实县委、县政府苹果后整理“打堵点、解难题”一号工程部署,按照苹果产业“四化”同步(集约化生产、市场化运作、品牌化销售、专业化管理)思路,主动破解苹果产业“起步早、品种杂、树型老、优果率低”瓶颈短板,统筹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深耕“苹果变革”,采取“挖改重建、高接换优”重构品系提质,培育“苹果师傅、专管队伍”强化管护增效,不断做精做强苹果产业。2022年以来,先后投资3200万元,累计梯次回收改造低产果园6300亩,建成寺坡、双庙塬千亩苹果示范方2个,全镇果园逐年“换芯”,苹果产业实现“脱壳蜕变”,万亩瑞香红核心示范区基本成形,亩均效益提升6000元以上,实现翻番增长。

“攥拳头”聚合力,“延链条”增收益

 全域推广集体经济“333”模式(即以集体建园、流转土地、搭载项目为途径的首位产业嵌入模式,以资源优势抱团、人才优势抱团、营销优势抱团为途径的要素抱团整合模式,以土地托管服务、苹果集成服务、农资集采集配服务为途径的社会化服务模式),用“平台化转型、公司化经营、市场化营销”理念,重塑“产业链条短、销售收益低”的产销格局,聚力打造益丰、绿总管2个农业公司平台和农汇综合体产业集销平台,对内整合11个村产品资源,对外合作“借鸡生蛋”,托管土地突破3.5万亩,建成“京鲜生”云仓,“果益得”苹果、“秦佑红”辣椒、“畦益”杂粮、金丝皇菊等名优农产品实现“卖西部、卖全国”目标,销售收入达到400万元,助力全镇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2200万元,百万强村达到7个。

“小存折”树新风,“微积分”惠民生

面对新形势,千阳县张家塬镇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保障助力高水平乡村治理迫切需要,创新推行“积分存折”管理模式,探索构建了“积分量化+利益联结+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新体系。10大类40项动态指标划线,基础分、激励分、一票否决考评,平时积分、季度兑换、年终分红奖励。柳家塬村试点“积分+移风易俗”约束管理,王家庄村探索“道德积分银行”,寺坡村依托红琇劳务公司,推行“积分务工”,真正实现治理效能与经济收益双向互补,累计完成季度兑换1600余人(次),发放有价奖券3.4万元,年终增加分红7.8万元,累计帮助120余名高积分农户优先在镇域产业基地务工就业,年均增收1.9万元以上。

“建单子”强化解,“优治理”增福祉

聚焦“三治融合”保障作用发挥,运用全县统筹政法力量“六条举措”,深化“六类四单”工作法,重点围绕婚姻家庭、邻里关系、欠薪欠资等六类易发矛盾纠纷,整合人员力量,建立“邻里守望互助+网格员精准包抓+镇村定期监控”的责任机制,坚持“排查、研判、调解、回访”四单溯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既“抓末端,治已病”,又“抓前段,治未病”,弘扬新风尚、树立微典型。累计培育“治理先锋”等先进模范128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9件、信访积案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