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咱这个手环,定位到了母亲的踪迹,要不然可能真的就走失了!”前不久,千阳县水沟镇纸坊沟村一村民通过该村“纸坊通”数字平台系统寻回老人,心情激动,热泪盈眶。据了解,该村为70岁以上老人均免费配备的智能手环,可实时关注老人身体状况和位置信息,而这也只是水沟镇纸坊沟村数字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水沟镇以数字化建设为抓手,全力构建高质、高效的乡村治理模式。“我们探索为民服务专业化、精细化、精准化的机制和路径,在纸坊沟村打造‘数字乡村平台’,实现了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村。”纸坊沟村联点领导何伟介绍说。
“数字管家”让全村大小事“一图”全看清。
“村里的收支、村级资产、债权债务情况,我们老百姓都能知晓。”“党员学习也能借助平台完成。”村民们说起“数字乡村平台”,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点赞。
数字赋能,让乡村治理更加高效、透明。纸坊沟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数字乡村平台”的“智能外呼”板块功能,打造村务信息可视化系统,将村内党务、村务、财务等事项进行公开。平台通过来电通话的形式发布通知,村民通过手机端了解村庄重要项目实施进度、政策公布、办事相关流程,减少到村委会咨询的次数,形成“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迹循”的村务管理新局面。
数字赋能解锁现代农业“共富密码”
来到纸坊沟村252亩矮砧苹果示范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球形的摄像头在不断地“窥视”田间周边情况。“这个球形摄像头能够实现360度旋转,无死角实时监控,随时可以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果园管护队长兰天仓告诉记者,有了这个摄像头,一旦发现苹果生长有虫害,农业专家不用到现场,便可远程会诊,并及时对症下药给出解决方案。
当前,在纸坊沟村,利用数字乡村平台推动“大数据+农业”普及,已成为该村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果农可以实时了解果园的土壤湿度、温度、养分等信息,精准掌握果树的生长状况,实现智能化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苹果品质。
数字乡村建设让信息更透明,也延伸了基层治理的“触角”,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末梢”。
纸坊沟村借助‘纸坊通’平台,建立了“包村干部+网格员+信息化”工作机制,推动党建、环保、矛盾调处等工作“多格合一”。“前段时间,隔壁家的水龙头坏了,水流到了我家,但因为家里没人,没有办法处理,我就在“纸坊通”小程序上发了个照片,很快村干部就来了,整个过程,在小程序上都会以‘排查、研判、调解、回访’四类信息实时向我推送处理情况,不到2天时间就解决了”,二组一村民介绍到。纸坊沟村把数字乡村与“六类四单”矛盾调处工作法融合起来,有效提高了问题沟通效率和问题处置能力。
同时,建成了“天眼”智能监控系统,实现村内50余个监控摄像头实时、全天候、立体式监控,在防盗防损基础上精准守护村内“一老一小”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