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城关镇西新区社区以新城家园红色驿站为依托,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群众为核心,创新打造“五心驿站”服务品牌,将红色基因融入基层治理血脉,通过精准化、多元化、温情化服务,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引擎”,切实提升群众在服务中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归属感,构建起党建引领、服务惠民、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初心驿站”作为红色驿站服务工作的重要阵地,以“守初心、强根基、聚合力”为目标,着力夯实党建“压舱石”。驿站整合党群服务中心资源,打造集理论学习、党性教育、议事协商于一体的红色平台,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党课开讲啦”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推动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强化理想信念。同时,按照城市小区党组织全覆盖攻坚行动要求,将3名长期进城居住党员关系转入社区,成立小区党支部,引导党员主动参与社区治理、便民服务等工作;搭建“党员议事厅”“居民恳谈会”等协商平台,定期召开小区板凳会,组织居民议事,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及时收集群众诉求,推动党员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效,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舒心驿站”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便捷高效、暖心利民”为宗旨,架起便民“连心桥”。为不断优化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服务,坚持“民有所求、我有所应”的服务理念,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办事的便利感,进一步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各项民生实事落细落实落到底,社区安排工作人员在红色驿站驻站,整合社保咨询、养老认证、政策解读等政务服务,为群众提供“代办帮办”服务,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出网格员上门服务,解决“多跑腿、跑远路”问题。建立“民情收集—处置—反馈”闭环机制,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让便民服务直抵群众心坎。
“沁心驿站”以“涵养文明、传递温情”为核心,着力营造崇德向善的服务新风尚。红色驿站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照小区居民积分制管理办法,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最美邻里”评选,以典型引领推动文明新风传播;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组织春节写春联剪窗花、清明折纸鸢等民俗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了新城说法说事屋,协同县人民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开展法律开放日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开设“沁心讲堂”,邀请文明家庭老党员开展文明素养、家风建设等讲座,让文明新风浸润社区每个角落。
“爱心驿站”聚焦户外工作群体关爱,以“传递温暖、守护幸福”为使命,打造群众“连心湾”。红色驿站打造“民生服务+户外驿站”新模式,为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基层服务效能提质升级,有效解决户外劳动者休息难、饮水难、如厕难、避暑难等问题。一支先锋队延伸服务辐射圈。将驿站服务对象的范围扩大到环卫工人、快递员、送餐员等户外劳动者。一套设施释放驿站吸附力。驿站依托便民服务统一配置多功能电源插座、饮水设备、桌椅等基本设施,并同步配备“公共器具”“应急药品箱”“爱心雨伞”等人性化设施设备。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饮水、累可歇脚”的爱心服务,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群众都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关怀。
“悦心驿站”以“丰富精神生活、凝聚文化共识”为目标,共筑社区文化“同心圆”。驿站整合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等资源,打造集文化学习、休闲娱乐、服务便民于一体的综合平台。积极对接县图书馆资源,配备图书1000余册,打造了小区城市书屋;为了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满足不同群体文化需求,定期为居民播放电影,社区工作人员常态化带领老年人晨做八段锦,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引导老年人学习养生文化知识;针对小区儿童实施“童心守护”计划,开展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物资帮扶,协同团县委和妇联,共同培育禾苗课堂和青禾课堂品牌服务,积极开展“亲子阅读”“读书分享会”“假期公益托管”“周末非遗剪纸公益培训”等30余场次。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拉近邻里距离,增强社区文化凝聚力,让文化成为推动社区发展的精神动力。
下一步,城关镇西新区社区将持续深化“五心驿站”服务品牌建设,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以更精准的定位、更优质的服务、更温暖的举措,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引擎”,切实提升群众服务获得感,努力打造党建引领、服务惠民、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区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