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一)农业生产增长明显。进入二季度以来,特别是4-6月份气候条件相对较好,夏粮产量较上年同期略有增长,瓜果蔬菜、蜂蜜、蛋奶等农特产品产量稳中有升,特别是县上专门成立消费扶贫办公室,助力农产品销售成效突出,农业产业项目进展较快,投资10亿元的正大集团羊乳精深加工项目即将签约,为后期农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带来较大空间。上半年农业增加值3.94亿元,增速较一季度提升5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趋稳向好。截止6月底,全县3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恢复正常生产运营,特别是建陶产业相关企业恢复生产相对较早,抓住了2个多月的高速路免费机遇期,产销较上年同期实现较快增长,带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同比增长7.1%,较1季度提升15.8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较1季度提升14.5个百分点。
(三)项目投资逐步趋稳。1-6月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7%。在县保障六稳、落实六保措施的强力推动下,投资项目立项率、开工率、入库率比去年同期实现较大幅度提升。截至目前,在库5000万以上项目48个,5000万以下项目214个,26个市列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为后期进一步增强稳投资的基础提供了较强支撑。
(四)市场消费日趋活跃。县上出台了“机关单位助销、产业协作订销、对口扶贫帮销、社会力量代销、外出推介展销、商场超市直销、电子商务营销、旅游带动促销”八个方面促进消费的具体措施,带动市场快速恢复。1-6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亿元,其中限额以上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和8.1%。
(五)城乡居民收入稳中有升。上半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443元和5900元,分别增长3.8%和5.3%,增速居全市第4和第2。脱贫攻坚各项政策的全面落实,进一步助推了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六)先行指标表现良好。1-6月份全县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82%和1.74%。1-6月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9.27亿元,比年初增长3.80%,贷款余额22.36亿元,比年初增长18.97%,特别是贷款余额高于去年上半年22.1%。
二、经济运行预期
(一)存在问题。一是清谷田园、飞天乳业等骨干食品加工企业在疫情前形成的库存还未彻底消化,对企业下一步生产造成一定程度影响。二是疫情期间的部分优惠政策正在逐步消解,但一些行业企业产业链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已进入后疫情重构期,企业生产成本面临新的压力。比如高速路收费后,使千阳县建陶产业增长趋缓。三是市场消费仍未达到上年同期水平,特别是住宿、餐饮及文化服务业经营效益与上年同期仍有较大差距,制约第三产业发展提升。
(二)积极动能。今年以来建陶产品价格比疫情前期有所上升,建筑瓷砖价格普遍比疫情前每平米上涨了0.4-0.1元,千阳海螺水泥产品价格稳定,产量比去年同期提升了将近8%,1-5月份房地产销售面积在去年同期0基数上销售了10000多平米,说明建材房地产行业企稳趋好势头还在延续。这也反映出,在国家六稳六保政策的带动下,各级各类投资建设项目正在稳定提速,拉动和支撑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统计调研指导。以统计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年为契机,联合工信、工业园区管委会、文广等部门,以88户“五上”企业为重点,组织各专业统计人员,逐企业开展统计走访调研活动,切实加强统计业务指导,并广泛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实情,面对面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需求和困难问题,助力企业发展提升。
(二)做好项目入库纳统。紧密配合县发改、招商等部门,主动加强招商落地项目、新建项目跟踪督导,强化项目入库纳统业务培训,确保尽早入库纳统,同时督促指导各镇各部门加快在建项目投资进度,确保投资实现稳增长。
(三)积极服务总部经济发展。积极做好总部经济企业入库纳统对接服务,明确申报时限、审核时间,指导相关企业完善入库审核所需的文件资料,随时接受各有关单位对条件成熟企业的申报和审核。
(四)加强统计监测预警。我们将围绕县上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发挥统计工作职能,加强经济运行预测预警预判,特别是要当前经济运行突出问题,加强专项分析研判,为促进和保障县域经济稳健提升、顺利实现“双过半”发挥好统计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