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千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千阳县统计局
2025年6月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来宝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持续深化省市“三个年”活动和全县“四年活动”,县域经济提质增效、稳健运行,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4年全县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9:30.4:51.7(2024年生产总值一、二、三产业占比见图一)。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58.5%。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63.1%。(2020-2024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速见图二,三次产业比重见图三)
2024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10508万元,同比下降14.2%。其中,各项税收收入5199万元,同比下降19.2%,非税收入5309万元,同比下降8.7%。全年财政支出157076万元,同比增长1.6%。(2020-2024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及增速见图四)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324万元,同比下降15.8%,教育支出24411万元,同比增长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469万元,同比增长37.7%,卫生与健康支出12189万元,同比增长20.6%,节能环保支出3458万元,同比下降31.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881万元,同比下降2%,农林水事务支出38550万元,同比下降4.3%。
2024年全县新增“五上”企业6户,年末“五上”企业总户数达到90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户,资质以上建筑企业9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35户,房地产业企业2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户。(2024年全县“五上”企业行业分布见图五)
二、农业
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90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种植业产值13.08亿元,同比增长3.1%;畜牧业产值7.62亿元,同比增长3.1%;林业产值1.83亿元,同比增长13.1%;渔业产值0.02亿元,同比下降15.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4亿元,同比增长4.2%。(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产值比重见图六)
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69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种植业增加值7.50亿元,同比增长2.2%;畜牧业增加值4.24亿元,同比增长2.9%;林业增加值1.19亿元,同比增长17.4%;渔业增加值0.01亿元,同比下降16.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75亿元,同比增长8.8%。(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见图七)
(一)粮食
2024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8.73万亩,同比增长1.9%,粮食总产量70057吨,同比增长2.8%,单产244公斤/亩。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5.39万亩,产量28431吨,同比增长3.8%,单产185公斤/亩。秋粮播种面积13.34万亩,产量41626吨,同比增长2.2%,单产312公斤/亩。(2020-2024年全县粮食产量及增速详见图八)
(二)蔬菜
2024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6.34万亩,产量179417吨,同比增长5.5%。其中,设施蔬菜产量1420吨,设施瓜果产量3045吨。累计建成设施农业大棚累计804座,其中,日光温室94座,大拱棚710个。设施农业产品总产量4465吨,同比增长2.1%。(2024年全县主要农林产品产量见表1)
(三)苹果
2024年苹果种植面积6.18万亩,产量7.52万吨,同比增长10.2%。年内完成果园提升改造0.52万亩,优质苗木基地达到1.01万亩。
(四)畜牧
2024年肉类产量5641.6吨,同比下降0.2%,禽蛋产量1914.5吨,同比增长16.89%。奶山羊存栏44941只,同比下降17.09%,奶牛存栏18017头,同比下降19.4%,奶产量87019.6吨,同比下降11.07%。(2024年全县畜牧业生产情况见表2)
(五)现代农业
2024年全县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40个,其中省级5个、市级8个、县级27个。年内新培育家庭农场12户,累计创建示范家庭农场16户,其中市级5户,县级1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累计351户。年末农业机械拥有量达到1.41万台件,其中在册拖拉机2336台,联合收割机223台,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4.29万千瓦,农机从业人员1484人,农机合作组织83个。
三、工业、建筑业
2024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按行业构成分,全年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
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其中,乳制品业产值同比增长17.34%,水泥及石灰制造业产值同比下降7.77%,陶瓷制造业产值同比下降17.20%,金属制品业产值同比增长129.05%。(2020-2024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速详见图九,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详见表3)
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3.1%。全县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2户,较上年增加1户。
2024年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全县各行各业投资建设平稳推进,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4%。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6.8%,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0.3%;社会资本投资同比增长8.1%,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为63.6%;民间投资同比下降4.3%,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为58.9%;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9.5%,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6.9%;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长13.2%,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89.6%。(2020-202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详见图十)
年产3万吨钛钢复合板材生产线项目、苏陕产业园二期建设项目等项目,分别累计完成投资2.43亿元、2.00亿元,为千阳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冯坊河河道治理工程、湿地公园提升改造及河道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及信息化工程等项目,分别累计完成投资1.20亿元、0.91亿元、0.70亿元,有力提升全县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建设水平。
五、交通和邮电
2024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县域境内铁路里程30公里,公路总里程1269公里,公路密度127.16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1条30.80公里、国道1条37.60公里、省道1条47.06公里、县道5条154.77公里、乡道14条147.10公里、村道638条852.02公里。全县共有载货汽车618辆,比上年末增长4.04%。全县共有营运客车89辆,其中班线客车23辆,通村公交车22辆,出租车34辆。全县累计开通客运运营线路18条,其中客运班线6条,县际公交线路1条,通村公交线路11条。县域境内客运站点219个,其中二级客运汽车站1个,农村五级客运站11个,招呼站207个。全年全县铁路、公路客运量188.99万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4559.08万人公里。
2024年县内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公司年末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01778户,其中固定电话3912户,移动电话97866户。年末全县互联网用户37236户,广电数字电视用户8488户。2024年全县邮政业务总收入2669万元,其中寄递业务收入300万元。
六、商业贸易
202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1%。按行业分,批发业同比增长15.5%;零售业同比增长1.1%;住宿业同比增长15.1%;餐饮业同比增长17.0%。按区域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7%;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8%。按消费形态分,全县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4.0%,商品零售同比增长7.1%。(2020-202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详见图十一)
2024年全县新注册市场主体647户,其中企业140户,个体工商户501户,其他形式市场主体6户。全年注销市场主体1195户,其中企业94户,个体工商户1093户,其他形式市场主体8户。“千钧一诺·阳光服务”政务服务品牌荣获2024年全国第七届政务服务博览会品牌创新优秀案例。
七、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
2024年全县各类学校共计31所(含教学点2所),在校学生12904人。其中,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1596人,较上年增长1.6%;职业中专1所,在校学生1230人,较上年减少3.9%;初级中学4所,在校学生3210人,较上年增长1.1%;小学12所(含教学点2所),在校学生5152人,较上年减少8.6%;全县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1716人,其中公办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1276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440人。(2024年全县各类教育发展情况详见表4)
2024年全县教职工共计1218人,其中专任教师1088人,副高级职称179人。
2024年全县小学毕业生1124人,比上年减少12.3%;初中毕业生979人,比上年减少1.6%。
2024年全县高中毕业生500人,比上年减少10.6%。千阳中学文史理工类考生共计375人,文史理工类本科上线371人,本科上线率98.9 %,其中,普通高考理工类最高分591分,本科上线率99.2%;文史类最高分565分,本科上线率98.2%。(2020-2024年全县普通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及上线率详见图十二)
2024年全县职业中专毕业生475人,比上年增长5.1%。县职业中专参加高考单招考试学生120人,本科上线人数88人,最高分402分(满分450分)。
2024年体育场馆举办体育赛事活动18次,承办体育赛事活动4次,组织参加各类体育项目比赛8次。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体育协会5个,全民健身点69个,社会体育指导员325名,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94.1%。
2024年全县共获得授权专利45件,其中发明类专利7件、实用新型类专利38件。当年新核准通过注册商标70件。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户,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4个,市级众创空间孵化基地1个。拥有市级及以上星创天地9个,其中省级3个,市级6个。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获得2024年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全年推荐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2项,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887.4万元。
2024年全县组织科技下乡、科技赶集、科技咨询等活动42场次,发放各种科普及实用技术资料1. 5万余份,举办各类技术培训、专题讲座55场次。举办粮食高产创建、矮砧苹果栽培、蔬菜绿色生产等各类技术培训0.8万场次,发放各类技术宣传资料260余份。全年举办各类农民科技培训260场次,培训农民1.02万余人次。
八、金融、保险
2024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7.0%,其中住户存款比年初增长8.3%。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1.7%,其中住户贷款比年初增长14.8%。(2020-2024年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详见图十三)
2024年全县人财、人寿等保险保费收入3355.04万元,同比下降14.6%。全年各类赔款及给付支出3321.52万元。
九、文化、旅游和卫生
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235.4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96亿元。建成健身步道、骑行观光、自驾游等乡村旅游路线6条。西秦刺绣文化产业园总面积2200平方米。全年全县生产刺绣工艺品680多万件(套),年产值8600万元。西秦刺绣工艺品专业合作社21个,工艺品制作专业村11个,西秦刺绣传习所10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9个。非遗工坊10个,其中省级非遗工坊4个,市级非遗工坊6个。从事西秦刺绣工艺品制作累计12000人,举办技能培训20期,累计培训刺绣艺人1000人次,实现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
2024年县剧团深入农村幸福互助院、敬老中心、社区演出开展送戏下乡98场次。全年送电影下乡810场次,全县“两馆一站一室”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拥有镇村(社区)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8个。
千湖生态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荣获陕西省自然教育基地。燕伋望鲁台和千阳县黄里农耕休闲体验基地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邢家塬村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海棠千湖度假酒店成功升级为四星级酒店。2024年8月千阳县成功举办千湖·燕伋文化旅游季活动。
千阳县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戏剧《香包缘》入选全国优秀传统戏曲复排项目。
刺绣产业成功打造非遗产业化开发、千阳刺绣、千阳绣娘、庭院经济四大品牌,连续举办七届西秦刺绣香包节展销活动,高品质承办全省非遗刺绣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交流发展大会。
2024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7个,包含村卫生室63个,门诊部2个。全县卫生技术人员872名,其中执业医师229名,执业助理医师51名,注册护士429名。高级职称80人,中级职称180人。全县乡村医生127人。2024年全县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0.83人,较上年增加6.51人。(2020-2024年全县卫生技术人员总量及增速详见图十四)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2024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28469人,比上年减少1102人,常住人口9.62万人,比上年减少0.01万人,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01%。全年全县人口出生率10.60‰,死亡率12.28‰,人口自然增长率-1.68‰。
2024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0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14%。
2024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93元,比上年增长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57元,比上年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53元,比上年增长7.5%。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21:1。
2024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660元,比上年增长5.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836元,比上年增长3.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6元,比上年增长7.3%。
2024年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6196人,其中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9807人,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76389人。全年为60岁以上城乡居民25335人发放养老金5913.85万元。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12355人,其中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9412人,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02943人。
2024年底全县保障城镇低保443户696人、农村低保2594户5674人,保障城市特困人员2户2人、农村特困人员364户371人,全年实施临时救助692人次。
2024年全县公办养老服务机构2个。其中,千阳县中心敬老院拥有床位160张,入住老人125人;张家塬敬老院拥有床位63张,入住老人36人。
十一、资源、环保和应急管理
2024年末全县县域总面积996.93平方公里(99693公顷)。耕地面积20908公顷,林地66737公顷。森林面积59848.1公顷,乔木(森林)林覆盖率60.05%。林木育苗面积792.2公顷,累计培育秦白杨、西北杨新品种白杨86万株。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域面积71.68平方公里。
2024年全县用水量3568.4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25%。其中,工业用水量108.5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47%;生活用水量421.1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32%;城乡环境用水117.2万立方米,其中再生水55万立方米;农业用水量2921.58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5%,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2563.64万立方米,农林牧畜用水量357.94万立方米。
2024年全县全社会用电量25020.14万千瓦时,同比下降4.8%。其中,工业用电量14970.10万千瓦时,同比下降13.7%。
2024年县域境内平均气温13.0℃,较历年偏高1.0℃,极端最高气温38. 0℃,最低气温-13. 8℃。全年总降水量548. 3毫米,较历年平均偏少25. 9毫米,日最大降水量48. 8毫米(国家站)。7月23日02时,我县出现大范围强降雨过程,最大日降雨量为南湾岭监测点259.4毫米,为千阳有气象数据记录以来日降雨量最高值;最大时降雨量为草碧镇罗家塬监测点94.6毫米/小时,突破宝鸡市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全年日照时数1878. 6小时,较历年平均偏少107. 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2.0%。
2024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5天,比上年增加14天,优良率88.8%,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3.36,同比改善5.6%,PM2.5平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5%,PM10平均浓度5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2.1%,县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态势。县城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率100%,全县集中饮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千河公路桥国控断面稳定达到Ⅱ类水质。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6.1%。
2024年全县安全生产事故1起,死亡2人;自然灾害5起,死亡0人。
注:
1.公报中涉及的主要经济指标数据为省市统计部门评估反馈的初步统计数据,其他反映全县生产建设、财政金融、交通运输、教体科技、文旅卫生、社会保障、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数据为相关部门提供。
2.全县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以及农业产值增长速度为不变价数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及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均为现价数值。工业增加值增速为生产总值核算的不变价增速,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速为工业统计专业口径数据。
3. 2024年全县土地总面积、耕地面积使用自然资源部门数据,林地面积使用林业部门数据。
4. 2024年全县常住人口及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统计口径数据。
5.此公报数据若与上年公报数据有不衔接之处,系按2024年统计年报最终核准数据或普查相关资料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