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关于千阳县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20-12-12 09:29:01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全县财税部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各项经济政策和财税政策,坚持依法理财,充分发挥职能,积极组织收入,实现了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重点支出有力保障,财政改革不断深化,公共财政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的目标。2015年全县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确定的财政预算任务。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我县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11181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48360万元。在执行中,由于年内财力发生了变化,经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批准,将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调整为103126万元。

201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8773万元,占年初预算17648万元的106.4%,同比增长11.8%,增收1987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477万元(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见附表),占年初预算11181万元的102.6%,增长10.9%,增收1124万元;中央四税收入完成3751万元,占年初预算6467万元的58%,增长18.7%,增收591万元。各征收部门完成情况是:国税局完成1051万元,占年初任务1946万元的54%,增长3.6%,增收37万元;地税局完成4627万元,占年初任务7485万元的61.8%,下降29.5%,减收1936万元;财政局完成5799万元,占年初任务2776万元的208.9%,增长108.9%,增收3023万元。分项目完成情况是:税收收入完成5384万元,下降26.6%,减收1954万元;非税收入完成6093万元,增长102.1%,增收3078万元。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在执行中,由于上级陆续追加专项资金和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等因素,全县公共财政支出完成104636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见附表),占调整预算103126万元的101.5%,同比增长7.2%,增支7065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8976万元(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见附表),占调整预算9009万元的99.6%,同比下降30.2%,减少3879万元,其中:本级收入557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398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2662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见附表),占调整预算13201万元的95.9%,同比增长44.1%,增加3878万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531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支出7352万元。

目前,各级财政收支正在核实清理,补助结算对账尚在进行,待决算汇审结束后,再将决算情况报请人大常委会审议。

(三)2015年财政主要工作

1.强化措施抓征管,收入规模稳步攀升。一是强化目标,夯实责任。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县全年财政预算草案后,我们立即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征收部门和各预算单位,确保地方财政收入按预算平稳有序入库。二是分析研判,狠抓监管。坚持每月组织召开财税部门协调会议,解决征管问题。加强收支预算执行分析和预测,对全县55户重点企业实施税源监控。狠抓非税收入征管,重点做好土地出让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征缴工作,提高非税收入对政府可用财力的贡献率。三是完善机制,强化协作。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关于推进综合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意见》,围绕财政收入目标任务,按季对综合治税工作进行通报,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地方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四是抓好争资,增加财力。积极衔接2015年财政项目库上报项目,狠抓2016年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项目申报工作。拟定《千阳县争取中省市资金奖励考核管理办法》,坚持每月对各镇、各部门争取资金情况进行通报,按争取资金任务在年初预算中补助各镇、各部门争取资金工作经费,调动了全县各级各部门争资金、争项目的工作积极性。全年争取中省市各类资金12.6亿元。

2.优化结构保支出,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一是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将县级全额事业单位超编人员工资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统筹财力,做好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津补贴调标、职务职级晋升、养老保险、乡镇工作补贴、公务用车改革等政策落实工作,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和村组、社区公用经费保障标准。二是全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大财政资金结余结转、清理盘活力度,在组织自查、配合上级部门抽查的基础上,抽调人员,先后两次派出14个检查组,对各镇、各部门和47个二级单位2013年9月底以前的结余结转资金进行专项检查,收回各类存量资金7188万元。结合账户清理和年末各类指标清算,统筹安排单位预算结余指标和存量资金5636万元,有效地发挥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拨付各项专项资金18403.3万元,主要用于周转房、廉租房、农村环境整治、污水处理、工业园区、统筹城乡、现代农业等重点建设项目。

3.加大投入优环境,城乡一体稳步推进。一是加大“三农”投入。全年拨付“三农”资金11976.5万元,重点用于支持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现代农业、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等工程。拟定印发《千阳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统筹整合基础设施建设类、产业发展类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类等涉农资金,逐步解决目前涉农资金种类繁多、多头管理、交叉重复、分散使用等问题。继续设立苹果产业发展基金300万元,整合果业专项资金2000万元,大力支持现代果业项目。二是全面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制定印发《千阳县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折)通”兑付改革实施方案》,将各级政府安排的各项惠民补贴资金,全部纳入“一卡通”发放范围,实现覆盖城乡、集中整合、一卡发放的目标。全年通过“一卡通”形式发放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库区移民补助等惠农补贴资金3402万元。三是足额落实村级经费。全年拨付村组干部报酬、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补助、村干部养老保险及离任干部补贴、村级公用经费等792.7万元,保障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4.突出重点惠民生,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积极支持省级教育强县创建,拨付教育项目资金6784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校舍维修、学前教育和职中、高中及中小学体育场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2015年全县教育总支出27424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6.2%。二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拨付公共卫生、养老保险、危房改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低保等社会保障类资金17679.3万元,受惠群众2.9万户39.6万人次。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代扣代缴全县187个单位3660人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个人缴费2907.3万元。争取就业贷款1305万元,拨付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150万元,支持176人劳动就业和8户小微企业创业发展。三是全额保障政法机关经费。按标准全额落实公检法司公用经费,拨付政法机关办案业务经费615万元,中省政法转移支付设备采购项目资金494万元,综治维稳和信访专项经费96万元,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平安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创新机制推改革,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一是继续推行综合预算管理。按照“两上两下”的预算编制流程,认真编制2015年部门预算。规范支出审批程序,严格控制预算追加。着力推进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全面公开。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同期下降3%,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下降3%,公务接待费下降0.3%。修订印发了《千阳县机关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拟定《会议费管理办法》、《机关财务管理办法》、《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等,严格支出管理,严控行政成本。二是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稳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改革范围,在崔家头、南寨、城关、草碧、水沟等五个信用社架设国库集中支付专网,将镇属28个中小学校和3个教育事业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全面清理单位银行账户和财政专户,对全县156个单位225个不符合要求的账户进行了撤并。严格执行财政专户管理要求,财政部门撤销财政专户17个,除财政部规定保留的7个财政专户外,其余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三是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依托《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全面核实债权债务,严格控制债务限额,建立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信息系统,及时预测和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全年共争取债券转贷资金17191万元,置换政府性债务13051万元。四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制定下发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纸按照竞争性谈判方式进行采购,试行日常办公用品批量集中采购,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五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重新制定了《千阳县行政事业单位办公设备配置标准》,抓好企业产权登记和种子公司关闭、药材公司等企业改制工作,建立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购置、报废、调拨实行网络化管理,使国有资产监管更趋科学化、制度化。

6.规范管理强监督,依法理财水平提升。拟订《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财政资金监督管理的意见》,明确了财政资金监管的重点和范围,规范了监督检查工作流程。做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合工作实际,对涉农补贴补助资金、教育、社会保障、农村环境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林水等重点项目支出进行专项检查。配合上级部门,对2008年至2014年土地出让金审计问题认真整改,收缴2008年至2014年应缴未缴土地出让金1000多万元。对8个镇财政所2014年经费管理情况进行了内部审计。加强镇村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管理监督,配合做好“组财村管”、“阳光村务”等工作。

各位代表,2015年我县财政工作取得了圆满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县财政运行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受宏观经济下行和我县经济短板、税源结构等影响,财政收入增速回落,部分行业税收严重下滑,非税收入占比较高,财政收入质量下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环境治理等民生项目刚性支出增加较多,财政收支矛盾愈加尖锐,预算平衡面临新的挑战;税制、财政体制等财税改革步入深水区,面临很多硬骨头和突出矛盾;政府债务负担较重,偿债压力逐年加大,财政资金调度十分困难;财政管理水平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财政改革亟需进一步深化。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研究,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2016年全县经济发展目标,综合考虑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一带一路”和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及海螺水泥、建陶等工贸企业带动效应等增收因素,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提高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营改增、逐年清理和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等减收因素,2016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计划为12166万元(主要收入项目预算情况见附表),同比增长6%,其中:国税局1580万元,地税局6420万元,财政局4166万元。

按照财政收入计划和现行财政体制测算,2016年全县地方财政预算收入12166万元,加中省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结算补助收入35834万元(不含中省预列专款),减上解上级支出359万元,全县公共财政预算可用财力为47641万元。上级财政提前通知的专项转移支付补助预列数为21266万元,预计年内新增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28600万元,2016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初步安排97507万元(主要支出项目预算情况见附表)。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16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70万元(主要收入项目预算情况见附表),上级财政提前通知的专项转移支付补助预列数为200万元,预计年内新增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2600万元,按照“当年收入、当年支出”的原则,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670万元(主要支出项目预算情况见附表)。

(三)2016年财政重点工作

为实现2016年财政工作目标任务,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千方百计抓收入。一是建好平台,夯实增收基础。加快涉税信息平台和非税收入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收入征管,防止跑、冒、滴、漏,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二是细化措施,加强收入管理。坚持财税库银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议定增收措施,通报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促进财政收入均衡入库。全面加强非税和基金收入征缴管理,依托电子化征管平台,落实“以票控费、以查促收”措施,确保非税收入及时缴库,杜绝非税收入流失。三是健全机制,促进征管升级。全面落实财政收入综合保障机制,健全重点项目前期保障和招商引资奖补机制,培育新兴财源项目。不断挖掘增收潜力,加强综合治税分析研判,严格依法治税,及时清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夯实财政增收基础,促进征管升级。

2.狠抓争资促发展。一是转变观念,奠定争资基础。进一步树立统筹和整合意识,把向上衔接争取当做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的大事来抓,协同主管部门抓好项目库申报,督促各主管部门做好项目储备和包装工作,为争取专项资金奠定基础。二是把握政策,重视资金争取。盯紧中央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的新政策、新要求,认真学习,深挖细研,积极赴省进市,加强汇报衔接,使更多项目列入省市项目库和资金盘子,按时限完成年度争取资金任务。三是抢抓机遇,加强部门协作。抓国家政策机遇,紧盯资金投向,建好项目库,尤其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产业项目、信息化等方面衔接争取力度,充分发挥部门单位争资金争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全年争取资金13亿元。

3.深化改革强监管。一是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以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为总抓手,积极贯彻落实《预算法》,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全面公开预决算信息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把存量资金盘活体现在预算编制过程之中。二是完善财政资金支出管理改革。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进一步清理、规范、整合专项资金,在项目储备、资金整合、绩效评价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健全结余结转资金定期清理机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三是积极开展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改革。加大项目捆绑、资金整合力度,在维持现有各类财政涉农资金投向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以项目申报为突破口,对除救灾、惠农补贴、防疫、病虫害防治、防汛抗旱和特殊用途资金等以外的涉农资金和涉农部门预算项目建设资金进行整合,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四是不断推进惠农资金“一卡通”改革。不断扩展“涉农补贴一卡通”兑现种类,优化兑付方式,整合资金发放渠道,简化程序,力求实现惠农资金发放“一个漏斗向下”管理目标,确保惠农补贴资金安全、及时、足额、准确发放到群众手中。五是深化政府采购管理改革。广泛宣传修订后的《采购法》、相关配套制度、政府采购范围、标准和开展办公用品批量集中采购的目的及意义,严格政府采购审批程序,加强政府采购过程监管,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六是稳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拟定我县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改革实施方案,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逐步纳入政府集中采购范围,积极扶持社会组织参与购买服务,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做好改革试点和推广应用工作。

4.优化支出保重点。一是优化保障,助推项目建设。以优化服务保障为重点,抓好财源建设,努力培育新兴财源项目,积极筹措资金,把投资着力点放在乡村旅游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城市建设、生态建设、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上,全力保障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二是统筹财力,确保民生支出。以保障民生为重点,坚持有保有压、有促有控,继续下大力气压缩一般性支出,盘活资金,统筹财力加大“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投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确保全年新增财力用于民生的比例、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低于规定比例要求。三是调整结构,优化财力配置。认真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相关配套制度,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格公务卡支出结算制度,切实加强公务支出监管,规范财务核算报销行为,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工作,严把支出关口,从源头上控制“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确保“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只减不增。四是跟踪评价,注重绩效管理。深化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管理,制定绩效目标管理计划,促进预算编制与绩效目标管理有机结合,对公共管理和民生项目开展绩效跟踪评价,建立绩效目标跟踪报告机制,督促预算单位及时修正偏差、改进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全县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财力保障。

5.转变作风强队伍。一是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持续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和作风建设,内强素质能力,外树形象风貌,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财政性资金安全。深化和拓展党建主题活动和驻村联户帮扶活动,着力打造敢担当、乐奉献、善创新的财税干部队伍。二是开展警示教育。教育党员干部增强党员意识、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保持政治定力,审慎对待权力,高度警惕诱惑和“围猎”风险,牢牢守住纪律的底线。加强监督检查,注重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常态化监督,促使党员干部真正敬畏纪律、遵守纪律。三是加强日常监督。严格管理干部,及时研究解决干部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严格执纪,加强监管,充分发挥案件查办的治本功能,促使财税干部守小节、明底线,知敬畏、守规矩。加强制度执行和“四风”问题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关于厉行节约管理等规定的人和事,随发现、随查处、随曝光。四是加强干部学习教育。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坚持学习培训制度,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创新学习形式,注重学习实效,在深学细严上下功夫,把学习变为推进工作、自我提高的自觉行动。

2016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启之年。确保完成全年财政工作目标任务,对“十三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开好头、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诚恳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的指导和监督,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定信心、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2016年财政预算任务,为加快建设宝鸡后花园、幸福新千阳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1:千阳县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说明

附件2:千阳县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表及基金预算收支表(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