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安大学60余名师生走进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以“守护朱鹮家园,共筑生态防线”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
在朱鹮博物馆,同学们见证了国宝朱鹮的“重生之路”。朱鹮博物馆通过五大展区——“濒临灭绝、重新发现”“生态千阳、朱鹮乐园”等板块,系统展示了朱鹮从濒临灭绝到种群复兴的全过程,生动呈现了千阳县在朱鹮栖息地修复、人工繁育技术突破等方面的成就。同学们尤其对朱鹮巢穴模型和幼鸟孵化记录感兴趣,了解到科研人员如何在深山中为新生命绑标签、设置防护抵御天敌;了解到全球朱鹮数量从最初发现的7只已恢复至如今的上万只,这一成果得益于人工繁育、野外监测等科学保护措施。当在朱鹮乐园观察到朱鹮或优雅踱步于湿地浅滩,或振翅翱翔于林间时,同学们欢呼起来。一位学生感慨:“朱鹮的‘重生’不仅是物种保护的奇迹,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带队教师表示,此次活动将课堂延伸至自然,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生态保护的责任与意义,未来将推动更多高校与湿地公园合作,助力环保理念传播。
据工作人员介绍,千湖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鸟类栖息的天堂”,这里有朱鹮、黑鹳、中华秋沙鸭等5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大天鹅、鸳鸯等2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千湖国家湿地公园不仅是生态保护基地,也是文旅融合的典范。近年来,当地以朱鹮、燕伋尊师文化、西秦刺绣等为核心,打造了研学游、非遗体验等多元业态,连年接待游客创新高。此次研学活动正是千阳县“文旅+教育”模式的生动实践,为区域生态旅游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