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千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食品经营主体在准入、准营、退出环节的难点与堵点,创新打造“审管协同链+极简审批链+数字服务链”三链融合改革体系,实现食品经营许可办理时限、办理环节均压缩80%以上,群众满意率达99.6%,走出县域政务服务改革新路径。
一、锻造审管协同链,激活市场内生力。一是构建审管联动机制。通过联合审查、联席会议、定期座谈等形式,搭建起审批与监管之间的沟通桥梁。同时,利用信息推送平台,实时传递审批信息,实现审批与监管的双向互动、结果互认,形成高效“闭环式”联动模式。二是健全强制退出机制。针对食品经营者已搬离原经营地址却未主动申请注销的情况,建立强制退出机制,在房屋产权所有人出具相关证明后,审批机关依法依规予以注销,有效解决了后续经营者因原经营者未注销而无法办理许可的难题,畅通市场主体流动渠道。三是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创新开展满意度回访机制,在食品类经营许可现场核查结束一周后,由局领导带队,综合运用“上门回访、电话回访、定期回访”等方式,深入了解企业和群众对现场踏勘人员服务态度、廉洁自律、办事效率等方面的评价,以回访促提升,切实增强群众办事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构建极简审批链,打造准营快车道。一是“一件事”集成办。推出开办餐饮店“一件事”集成服务,将企业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和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户外招牌设施设置规范管理四个事项整合办理。同时,将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融入企业开办登记流程,实现“一套材料、一次申请、一窗(端)受理、一同勘验、一并出件”,极大缩短了企业办事时间和成本。二是“承诺制”即时办。积极推进“承诺即入”信用审批模式,对经营条件、经营项目未发生变化的食品经营许可变更、延续申请实行告知承诺制,企业只需签一份申请承诺书便可以当场出证,最大限度缩短了经营主体获证时间。今年以来,40户经营主体享受到告知承诺制办事带来的便利。三是“优流程”上门办。在乡镇推行食品类经营许可“踏勘即发证”审批服务模式,业务人员通过食品、营业执照系统进行摸排筛选,确定食品类经营市场主体符合条件后,工作人员登门现场办公,勘验现场,合格后现场发证,彻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延伸数字服务链,拓展服务新维度。一是证件发放电子化。全面启用食品经营许可电子证书,群众可在陕西食品安全监管公开与查询系统查看电子信息,也能自行登录陕西食品安全监管企业网上申报系统查询审批情况并下载、打印证书,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已发放电子食品经营许可证2000余份。二是远程勘验高效化。制定《千阳县手机远程线上勘验现场工作实施方案》,梳理远程踏勘审批事项清单,细化勘验要点、量化勘验标准,提升远程视频踏勘专业度。探索打造3D VR勘验“样板间”,立体式模拟展示勘查点位及现场勘查标准,为申请人提供可借鉴、可引用、直观清晰的模板。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远程视频勘验100余次。三是服务模式智能化。在千阳政务服务公众号中设置“智能客服”功能,提供24小时在线答疑服务,及时回应企业群众的疑问。同时开发推出千阳数字政务门牌,群众在家门口只需扫描政务门牌二维码,就能全面了解餐饮店办事信息,还能在线进行咨询、申请等操作,让政务服务触手可及,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办事体检。